丑陋的孔雀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mallland
↙中国的社会生物学保卫战↘

博文

从先兆子痫到交配策略

已有 3010 次阅读 2011-11-2 20:46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先兆子痫, 交配策略

人类雌性的免疫系统可能把胎儿当作外来生物组织加以排斥,排斥的结果是,可能发生所谓的先兆子痫(preeclampsia)--尿蛋白增加,血压升高。先兆子痫的发病率大概10%,严重的能导致胚胎死亡。随着怀孕次数的增加,先兆子痫的风险会大大降低,这是生孩子越来越顺利的原因之一。当然,在一胎化政策下,女人们无法“享受”多胎的好处。

那么,是不是多次怀孕后先兆子痫的风险就一定降低?不一定。如果第N胎的父亲是她的新丈夫,这样的风险依然不减。也就是说,只有多胎是同一个父亲,风险才会降低。

另外,雌性和同一个雄性长期同居,也能降低风险。有研究表明,和同一个雄性同居四个月内怀孕,先兆子痫的风险是40%,而共同生活一年后怀孕,风险则降低到 5%。这说明,雌性需要“适应”雄性的遗传物质,适应某个雄性的孩子在她的体内生长发育。长期同居的好处不仅仅在于降低先兆子痫的风险,也有利于胎儿的整体健康状况。

上述的生理特征说明什么呢?你或许认为这仅仅是一种生理现象。没错,但这种生理现象的能说明别的问题:与特定的雄性形成长期的交配关系对雌性是有好处的,普遍来说雌性必然从心理上喜欢这样,或者说,这是雌性的普遍策略。

对雌性有好处,并不排除对雄性有好处。虽然两性是相互利用、相互“开发”,在许多情况下也是互利互惠的,这个利惠,就是共同等后代。


https://m.sciencenet.cn/blog-524394-503916.html

上一篇:暴君与霸权
下一篇:死亡性别

4 郭桅 杨月琴 王德华 crossludo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00: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