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之一,科学家的出版社!

博文

EDAR基因突变可能使藏族人群更适应高原生活

已有 8263 次阅读 2017-8-11 15:50 |个人分类:《中国科学》论文|系统分类:论文交流|关键词:学者| 高原, 藏族, 基因突变


EDAR基因是已知在东亚人群受到强烈自然选择的基因,且多篇文献报道该基因的EDARV370A突变与东亚人群的头发密度、平直度、汗腺密度等性状相关。

近日,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曾长青研究组通过对EDAR基因的重测序及分析,发现该基因内大部分的突变存在显著的汉、藏人群差异

数量性状关联分析发现:EDAR基因在藏族人群中有10个多态位点与血氧饱和度相关,5个多态位点与血小板数相关。此外,这15个表型关联SNPs在高海拔世居安第斯人和低海拔安第斯人中并未观察到频率差异,提示可能为藏族人群特异的自然选择事件。

进一步的定量计算显示EDAR基因内10个血氧饱和度关联的多态位点能解释藏族人与高海拔安第斯人平均血氧饱和度差异的1/4。这是专门针对EDAR基因参与藏族人群高原适应的首次报道,论Evolutionary significance of selected EDAR variants in Tibetan high-altitude adaptations201788日在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中国科学:生命科学》英文版)在线发表▼


该研究还综合数量性状、多组学数据注释和定位了一个位于增强子元件的功能性变异位点rs1865026,可与EDAR自身的启动子相互作用。这一结果提示EDAR基因可能存在潜在的自身表达调控


EDAR基因上表型相关的变异位点可通过影响所处增强子的活性进而调控靶基因转录活性,并最终可能导致表型的变化。

此外,该研究首次在藏族人群中发现血小板数与受选择变异的关联性。由于血小板数在藏族人群以及其他高原世居人群中的分布和对高原适应的贡献目前并不清楚,因此需要大量的后续调查以及功能研究。


点击下方链接,查看论文详细内容:

http://engine.scichina.com/publisher/scp/journal/SCLS/doi/10.1007/s11427-016-9045-7?slug=full%20text





https://m.sciencenet.cn/blog-528739-1070647.html

上一篇:《科学通报》2016年度优秀编委名单
下一篇:2017年度《中国科学:数学》编委会议成功召开

0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0: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