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之一,科学家的出版社!

博文

巫山玉米洞发掘记

已有 4082 次阅读 2016-2-3 09:26 |个人分类:科学书摘|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科学出版社, 考古, 黄万波, 魏光飚, 易军

在周围村民眼中,玉米洞只是一个种植蘑菇和收藏杂物的地方,可在黄万波教授迈步走入的一刹那,他立刻意识到这应该是一座史前人类的豪宅……


结束了玉米洞的试掘工作,回到了三峡古人类研究所,同仁相见,十分高兴。大伙为试掘取得的成果祝贺、赞扬。拿魏光飚所长的话说:“从两块‘叩门骨’到大量石制品的发现,坚定了把玉米洞作为三峡古人类研究所重点开发的信念。”


光飚所长在一次研究工作小组会上还说,为了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已向国家文物局、重庆市文物局申报了科研项目,从今年(2012年)秋季起,将对玉米洞开展系统、规范的考古发掘。


组建发掘队


明确了奋斗目标,工作起来就有了劲头。很快,玉米洞发掘队组建好了。魏光飚任领队,贺存定任执行领队。


参加人员有:黄万波、陈少坤、刘光彩、张真龙、龙代清和莫冰。


按计划,于是年8月5日出发,行程450公里,午后4时许抵达目的地——巫山庙宇镇,留宿龙骨坡巫山古人类研究所。


该研究所是因发现巫山猿人而建立的,面积3亩多地,二层楼的水泥结构,近10间住房,非常适于考古队在此工作、生活。笔者是该研究所所长,十分欢迎考察队的到来,在研究所看管员龙代清的安排下,队员们很快进入了角色。


晚饭后,贺存定领队召开个短会。把本次发掘工作计划向队员们作了解读。其大意是:


(1)布方发掘,探方面积暂定5米×5米,隔梁1米,明天到现场后依据实际情况再落实。


(2)每一件出土物,要求按照发放的表格(玉米洞遗址 2013年野外发掘记录表)填写,做好三维空间记录和图件资料的收整。


(3)每个探方要求绘制堆积地层剖面图和剖面岩性说明。


(4)宣布各探方主持人及相关人员职责:


T3探方张真龙。其职责,除了主持探方发掘工作,还要兼顾化石修理、保管和洞内照明设备的维修。


T4探方刘光彩。其职责,除了主持探方发掘工作,还要兼顾资料保管及化石登记名目。


黄万波,担任学术指导。


龙代清,负责修理探方及地层剖面。


莫冰,负责开车及维修。


会议结束后,贺领队、刘光彩把预先准备好的考古发掘规章、文物保护条例、作息时间安排等资料、图件,分别张贴在标本室和会议室里,以此引起队员的关注和执行。


第二天一觉醒来,床头上的闹钟时针已过7点,依照习惯是该起床的时候了。穿衣、洗漱花了半个多小时,转眼就该用早餐了。刚一出门,就听到了炊事员老龚的叫声:“吃饭啰!”


出征


早饭后,大伙儿收拾行装,拿铲拿镐,忙个不停,犹如出征上“战场”。


去工地的交通工具仍旧是那辆三菱牌越野车,驾驶员还是我们的好助手——莫冰。


说莫冰是个好助手,是因为他除了开车技术好外,一有时间就帮厨。他做的重庆酸菜鱼、水煮鱼,一旦上了舌尖,谁都会举起双手叫好!


其实,莫冰就坐在笔者身旁的驾驶座上,对他的夸奖他听得一清二楚,只是由于山路狭窄,不便与大伙儿答话罢了。


说话间,不知不觉来到了岔路口,由此往右行驶十来米,就是余家大院门外的空地了,这个地方略为宽畅点,好停车、好倒车。


不用说,去玉米洞的交通,只能靠双腿了。不过,路程不远,花上十来分钟便可到达目的地。


当我们爬上缓坡,抵达唐大妈的住宅时,早已在此等候的民工立刻欢腾起来,像久别的亲人,嘘寒问暖,唐大妈连忙拉着笔者的手说:“黄老师,身子骨还是这样硬棒!”


“还行,还能在玉米洞工作,不把玉米洞的主人请出来,是不会罢休的!”


原来,昨天刚到住地不久,贺存定就与玉米洞周围的农民工取得了联系,欢迎他们前来玉米洞参加考古发掘。




唐大妈住宅边的玉米洞


唐大妈屋后就是玉米洞,近在咫尺。大伙寒暄几句后便随贺领队进洞了。




进洞了


进入角色


规范发掘是考古工作者必备的素质。进入角色后的第一步是测量洞穴形态,绘制洞穴横、纵剖面。接下来是清理洞室地表滚石、砂土,测算洞穴面积,定基线,布探方,等等。


诚然,这些工作可根据实际情况排先排后。就玉米洞的实情来说,由于空间比较宽敞,地表比较平坦,于是把洞室测绘工作后延,布方工作提前操作。



布方前的商议


玉米洞是一个水平型的溶洞,走向南西—北东,南西段洞室空荡,地面平坦,面积近1000平方米,北东段洞室也是空空荡荡的,但地面不平坦,面积也有近1000平方米。依据魏光飚所长的设想,先开发南西段,布设2个探方,结合陈少坤上半年布设的两个探方,共计4个探方:T1、T2、T3、T4。


依据旧石器考古发掘规程,凡是出土文物,不得随便离开原生层位,必须做完三维空间定位、填写野外发掘记录表和拍照之后,方可脱离土层,然后将标签和标本一同装入标本袋。


发掘工作准备就绪,只听领队一声令下,开工啦!




T1~T4探方编码及分布图


一位姓陈的民工提了个建议:今天是开工日,能不能放下鞭炮,以示庆贺?


领队听后,接连说了好几个从简、从简……接着又补充了一句:“如果我们今后在发掘过程中有了重大突破,比如找到了‘人脑壳’,那可是要庆贺庆贺的!”


说完把手一挥:各就各位开始发掘吧!


按照领队的布置,张真龙在T3探方、刘光彩在T4探方,笔者机动,协助他们工作,诸如辨别化石、岩性描述、层序划分等。


起初几天,工作进展较快,主要是清理表土或扰乱层。进度稍快点的T3探方已挖下15厘米,考古材料不多,只采集了几件现生小哺乳动物的肢骨和单个牙齿。此时,负责该探方的张真龙问笔者:“这里的化石似乎比T2探方少?”


讯问与回答


笔者接着张真龙的话题说道:“这是正常现象,一旦进入文化层,其内涵就会丰富起来。从玉米洞的堆积土质分析,越往下岩溶型黏土会逐渐增多,这种岩性的堆积层多半是气候较为湿热的环境下生成的,湿热的环境极有利于动植物的繁衍,而动植物的繁衍带来了富集的遗骸。在安徽和县猿人遗址发掘期间,遇到的情况就是这样逐渐展示的,开始一无所获,当下到有岩溶型黏土的堆积层时,就出现了大量草食类动物如野猪、肿骨鹿和班鹿的牙齿、肢骨等。考古发掘不可心急,看准了目标就稳扎稳打。”


发掘工作又过了一周,两个探方的进度都下到距离地面35厘米,见到的仍然是一些现生小哺乳动物的化石。


但是,没有过多久,T3探方出现了一件被砍断的鹿角,给了大伙儿一个小小的惊喜。


这天,即5月21日,龙代清在清理T3探方堆积层剖面,当他清理完边角,瞄一瞄剖面的整体结构是否在同一水平线时,感到在眼前不远处显得凸凹不平,于是用地质锤敲打了几下,出乎预料,一小块骨片掉了下来,随即拾起递给了笔者。




T3探方鹿角出土地点


笔者接过一看,不由得哎哟一声:“它不是骨片,是鹿角。”


张真龙一听是鹿角,立刻兴奋起来,并把掉下的碎片用502胶粘了回去。


笔者走近剖面一看,鹿角的基部朝外,主枝和眉枝均埋藏其内。龙代清说:“教授,想完整地取出来,必须把四周的泥巴扒开。”


“对头,必须扒开。建议先扒掉上方的泥巴,以便看清楚鹿角的产状。”


张真龙双手扶着角基,大龙清理泥巴。一点一点地往下刨,哪知快接近角的主枝时,一块石头挡住了去路。


大龙自言自语地说了句:“咋办?”


笔者递给他一根剔针,建议用剔针先把鹿角与石块间的泥巴剔掉,然后用棉纸填入,以防石块脱落压坏鹿角。


大龙依其所述,不一会儿就把覆盖在鹿角上的土石全给清除了,一件完好的鹿角露了出来。


谁砍断了鹿角的主枝


我们把黏附在角枝表面的泥巴擦净之后,随即作了测量、记录和拍照,然后对张真龙说:“你瞧,这件标本在埋藏过程中未经风化腐蚀,表面光洁如初。但是,它的主枝在埋藏前却被砍掉了。”




被砍断主枝的水鹿角(左:外侧观,右:内侧观)


大龙一听有砍迹,也注视着笔者所指的地方。“是呀,真像刀砍的。”大龙的话音刚落,真龙就立即问道:“那个时候的人有刀吗?”


笔者急忙插话:“真龙,大龙的意思是个比喻而已。”


接着,笔者拾起鹿角继续对他们说:“它的外侧砍痕与内侧砍痕各不相同,这种性状的出现,反映出执行者的智商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大龙问道:“此话怎么理解?”


“说得俗点儿,就是执行者为了省点力气,采取了内外夹攻的办法,即内外两侧各砍掉一半,然后用力往石头边角一摔,这不就一分为二了吗!由于内外两侧的作用力不同,因而在被砍的鹿角断面上,呈现出了不同状态的砍痕。”



外侧砍痕                                                 内测砍痕


说完了砍痕,笔者又对这个鹿角的属性做了解读:


这只鹿角只保存了角环,显然是自然脱落的,若带有角基和顶骨,那就不是自然脱落的,很可能是意外死亡。


这只鹿角仅有3枝,即眉枝、主枝和第二枝,眉枝与主枝的夹角较大。就此而言,这个鹿角在生物学的系统分类上应归属水鹿。这种鹿的地理分布在华南较为广泛,无论是化石还是现生分子都是如此。


事后不久,在T3探方又出土一件水鹿角,角尖部分也有砍痕。从鹿角的粗壮程度看,是个鹿崽。


看来,玉米洞的居住者,常与鹿子打交道。


“是呀,鹿肉可口,鹿角有用,谁不以之为之。”一个农民工风趣地说。


张真龙把鹿角包装收拾好后,贺领队告诉大伙:“收工了。”


大伙一听收工了,便忙着清理探方、收拾工具、打扫地表。等这些事宜做完后,才可以依次出洞回家!


回家啰!




本文由李文超摘编自黄万波、魏光飚、易军《远祖谜踪:巫山玉米洞发掘记》一书中第七章,内容略有删节改动。




ISBN:978-7-03-045974-9


玉米洞遗址是关于史前人类文明的重大发现,它的石器具有独一无二的技术特征,其器型和打制技术等都与众不同,受到国内外专家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远祖谜踪:巫山玉米洞发掘记》生动地讲述了玉米洞发掘的曲折历程,展示了远古人类的生存环境及珍贵器物、化石等图片,反映了玉米洞独特的文化内涵,带领我们更加全面和深入地探知人类文明史。


用您的手指点亮科学!

欢迎转发分享朋友圈,

您的鼓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点击文中书名、作者、封面可购买本书。



https://m.sciencenet.cn/blog-528739-954198.html

上一篇:科学出版社2月新书快递(一)
下一篇:如何书写SCI论文的标题 | 科研必备

1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4: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