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科学本真,领悟人生真谛!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ujiangwen 格局决定人生的深度,眼界决定人生的广度,心胸决定人生的气度,人品决定人生的高度,知识决定人生的厚度。思想有多远,你才能够走多远。

博文

[转载]新冠病毒是自然起源,将伴随很长一段时间

已有 1535 次阅读 2020-4-23 16:24 |个人分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新冠病毒是自然起源, 将伴随很长一段时间 |文章来源:转载


世卫发言人:现有证据表明新冠病毒起源自动物

新华社日内瓦4月21日电(记者刘曲)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21日表示,当前媒体和社交平台上流传着一些有关新冠病毒起源的谬论和阴谋论。世卫组织认为,就现有证据来看,这一病毒起源自动物而非实验室人为制造。

世卫组织发言人法德拉·沙伊卜在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例行记者会上说,该组织目前正与两种“大流行”斗争,分别是新冠疫情大流行和“虚假信息大流行”。针对近期在媒体和社交平台上流传的一些有关新冠病毒起源的谬论,她表示,所有已知证据都表明新冠病毒源自动物,而不是经实验室人工干预或制造而来的。

她说,目前来看蝙蝠最有可能是这类病毒在自然界中的贮主。至于新冠病毒如何从蝙蝠传给人类,目前还不得而知。肯定存在中间宿主,也就是说由另一种动物将这种病毒从蝙蝠传给人类。世卫组织欢迎各国科研人员努力寻找新冠病毒来源,目前已有多个团队正开展这一工作,其中包括来自中国的团队。

法德拉·沙伊卜强调,当前各方的共同焦点应该是事实而非恐惧。找到新冠病毒起源和来源非常关键,世卫组织正以科学为依据,参与众多专家就此展开的调查工作。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0/4/438726.shtm


世卫:大多数国家仍处流行早期 病毒将伴随很长一段时间


据联合国网站消息,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22日在日内瓦通过视频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在全球范围内,向世卫组织报告的新冠病毒病例已近250万例,超过16万人死亡。西欧的大多数疾病传播似乎趋于稳定或减少,非洲、中南美洲和东欧的病例数字目前虽然很低,但其上升趋势令人担忧。

谭德塞表示,大多数国家仍处于疾病传播流行的早期阶段。一些在早期受到大流行影响的国家现在开始看到病例重新抬头。“毫无疑问,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种病毒将伴随我们很长一段时间。”

他表示,毫无疑问,在许多国家,宅家隔离和其他身体隔离措施已经成功地抑制了传播。但是这种病毒仍然极其危险。早期证据表明,世界上大部分人口仍然易感,这意味着疾病传播流行很容易再次暴发。

他说:“我们现在面临的最大危险之一是自满。在宅家隔离政策的国家,人们对连续几周呆在家里感到沮丧,这是可以理解的。人们希望继续他们的生活,因为他们的生命和生计岌岌可危。这也是世卫组织想要的,也是我们每天都在为之努力的。但是世界不会、也不能回到过去的样子。必须有一个‘新常态’——一个更健康、更安全、准备更充分的世界。”

谭德塞表示,自新冠病毒开始出现以来,世界卫生组织一直倡导的相同的公共卫生措施必须仍然是所有国家应对措施的支柱:即发现每一个病例;隔离每个案例;检测每个案例;照顾每一个案例;追踪和隔离每一个接触者;那些不做这六件核心事情,或是不持续坚持这样做的国家,将会看到更多的病例,更多的生命将会丧失。

他表示,世卫组织的建议是找到并检测每一个疑似病例,而不是对人口中的每一个人进行测试。

他指出,在所有地区的许多国家,都有令人不安的与新冠病毒有关的歧视的报道。耻辱和歧视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发生都是不可接受的,必须在所有国家与此进行斗争

谭德塞表示,在向世卫组织报告数据的国家中,有78%制定了准备和应对计划;76%的国家建立了监测系统来检测病例;91%的国家拥有2019冠状病毒实验室测试能力。但是世卫组织仍然在世界各地看到许多差距。只有66%的国家有护理2019冠状病毒病患者的临床转诊系统;只有48%的人拥有社区参与计划;只有48%的国家制定了传染病预防和控制计划以及卫生设施的水、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标准。换句话说,世界的防御体系仍有许多漏洞,没有一个国家做到无懈可击。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0/4/438768.shtm



https://m.sciencenet.cn/blog-529903-1229777.html

上一篇:[转载]新冠病毒在全球变异成3种毒株!专家警告正在快速突变
下一篇:[转载]美科学家:阳光可以迅速摧毁新冠病毒 夏季到来将减缓病毒传播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 00: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