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科学本真,领悟人生真谛!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ujiangwen 格局决定人生的深度,眼界决定人生的广度,心胸决定人生的气度,人品决定人生的高度,知识决定人生的厚度。思想有多远,你才能够走多远。

博文

[转载]Sci. Transl. Med. | 全球科学家团队揭示登革热重复感染如何加重疾病,新型疫苗迫在眉睫!

已有 252 次阅读 2024-5-15 08:53 |个人分类:科学研究|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登革热,作为一种由登革病毒(DENV)引起的蚊媒传染病,每年影响着全球超过一亿人口。

正如流感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一样,登革病毒能够连续不断地改变其遗传结构,以应对人群免疫选择的压力。这种免疫驱动的选择导致了即使在之前已经感染过的个体中,保护力也会减弱。此外,对于一些病原体,如登革病毒,针对性不强的免疫反应与通过抗体依赖性增强(ADE)机制加剧的重症风险有关。image.png登革病毒的复杂性在于其存在四种不同的血清型,且人体对这些病毒的免疫反应并非一成不变。近期,一项由英国、美国、泰国和法国等全球科学家团队联合发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的研究解释了四种登革热病毒亚型(DENV-1、2、3和4)如何影响反复严重感染的风险。这些发现为疾病监测提供了新的框架,并随着新的登革热免疫接种的出现,为疫苗接种策略奠定了基础。image.png先说结论1、抗原距离与疾病风险相关:研究发现登革热的严重程度与患者初次和二次感染病毒间的抗原差异有关,中等抗原距离时风险最高。2、感染顺序影响疾病风险:登革病毒的不同感染顺序(如DENV-2后跟DENV-1)对疾病严重性有显著影响。3、免疫印记效应:研究支持初次感染对个体未来疾病风险有长远影响的观点,为疫苗设计和疾病监测提供了新视角。研究内容研究者们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个体首次感染与随后暴露于登革病毒之间的抗原距离是否决定了疾病风险,并解释了为何在不同年份之间观察到的登革住院人数存在大规模差异。为了解答这个问题,研究者开发了一个框架,结合了对病毒的详细抗原和遗传特征的描述,以及对泰国曼谷21年登革监测期间住院病例的详细信息,以确定循环病毒的抗原特征在决定疾病风险中的作用。研究者们收集了泰国曼谷皇后Sirikit国家儿童健康研究所(QSNICH)的登革病例数据和病毒分离物。通过使用中和试验(PRNT)对来自泰国和其他国家的病毒进行详细的抗原空间特征描述,构建了一个三维抗原地图。该地图中,任何两种病毒之间的抗原距离与血清中和另一种病毒的能力成反比。image.png通过对1994年至2014年间在曼谷循环的病毒进行全基因组序列分析,研究者们能够将额外的病毒放置在抗原地图上,从而提高了每年循环病毒群体抗原轮廓的分辨率。研究发现,住院风险取决于感染血清型的特定顺序以及个体初次和二次感染之间的抗原距离,当抗原距离处于中等水平时,风险最大。image.png这项研究的发现表明,免疫印记有助于确定登革热疾病风险,并为监测人群风险概况的变化以及量化候选疫苗的风险概况提供了一条路径。研究者们指出,住院风险与初次和二次感染的特定病毒株有关,这一发现与“原始抗原罪”的概念一致,即个体的首次感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对未来相关病毒的保护,并有助于通过其他相关病毒引起的未来疾病风险。此外,研究者们还提出了一个数学框架,该框架使用每年循环病毒的详细遗传和抗原特征,结合出生队列一生中的DENV暴露情况,特别是整合了每个观察到的因二次感染而住院的病例的可能的初次感染病毒。这个框架使研究者能够探索初次和二次感染引起的特定血清型和抗原距离是否与疾病风险有关。结论综上诉述,这项研究不仅增进了我们对登革热疾病风险因素的理解,也为疫苗开发和疾病控制策略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通过系统地量化人类血清对先前和当前循环病毒株的特性,可以帮助我们辨识自然感染和疫苗接种后免疫轮廓及病理变化。随着登革疫苗的研发与使用,了解疫苗株与当地循环株之间的抗原距离可能有助于解释不同人群中疫苗效力的差异,为基于当地抗原特征的定制疫苗的长期目标提供了可能性。参考文献:Lin Wang et al. ,Antigenic distance between primary and secondary dengue infections correlates with disease risk. Sci. Transl. Med.16,eadk3259(2024).DOI:10.1126/scitranslmed.adk3259



https://m.sciencenet.cn/blog-529903-1434144.html

上一篇:[转载]丘成桐:不能让年轻人一生的志愿是拿政府的“帽子”,做个院士,甚至诺贝尔奖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8: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