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5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fter50

博文

四十三年前的大学毕业设计及作品鉴赏 精选

已有 5541 次阅读 2024-6-1 07:15 |个人分类:教学资源|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四十三年前的大学毕业设计及作品鉴赏

大学里一直传说当年77级这一届大学生的学习非常刻苦认真,到底刻苦认真到什么程度?笔者以原中南矿冶学院采矿工程77级那年的毕业设计情况及一批毕业设计说明书封面、内容页面和图纸的照片为例,让大家品读鉴赏,并从中去感悟。

笔者作为当年这批学生的一员,对那时的情况至今仍记忆犹新。笔者以为,四十三年前大学生的毕业设计已经成为陈年故事,许多做法已经不会再现,但留下的一些精神还是可以弘扬的。

作为典型的大学工科专业,培养计划安排第8学期的时间全部用于做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那时候大多数学生都被安排做毕业设计,只有少数学生被安排做毕业论文。

那是1981年的下半年,做毕业设计的同学,首先是38个人为一组,到矿山开展毕业实习3周,期间还包括确定所实习矿山的毕业设计选题和收集必需的资料,然后返回学校在设计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做设计。以前一个学期的时间通常有21周,只有周日一天为周末,因此设计时间比现在长多了,足足有三个多月时间。不像现在假期很长,周末有两天,还有各种节假日。

那时候系里没有计算机,也没有复印机。毕业设计和画图的参考资料及工具只有:几本破烂不堪的专业教科书,每个班在学校图书馆借出的几套共用设计手册,从矿山收集回来的图纸资料;学校借用的计算尺、大三角板、丁字尺、画图板、绘图笔和圆规等;还有就是系里提供的几张透图桌(桌面是一块大玻璃板,玻璃板下面安装有日光灯,在玻璃板上描图时比较容易看清线条)。

由于许多资料和工具是大家共用的,寝室也没地方放图板等,因此大家只能白天晚上都集中在系里安排的设计室里做设计,当然这样指导老师答疑也比较方便。

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是大学四年大家最为重视和分量最重的科目,大家都加班加点地自觉地学习和工作,从不需要老师督促,更不需要老师点名。主要原因是同学们的学习目的非常明确,毕业设计就是为了自己学习掌握专业设计本领,毕业后马上能在岗位上发挥作用和担当重任。

例如:

——大家都是不分白天晚上和周末泡在设计室里不停地学习工作,有时吃饭也带到设计室里吃,指导老师每天不可能与我们一样花那么多的时间到设计室来,他们只能轮流到设计室里给我们答疑;

——那时候的参考资料极少,指导教师经常被同学围着问问题,有时候把老师问得答不出来,同学们才罢休,其实这也是很正常的事;

——那时候复杂一点的乘除和开根号等计算,都是要靠拉计算尺完成的,做个矿石储量计算也要花不少时间,而且同一个算题不同人的计算结果还有些差异,计算结果完全相同反而不真实,会被怀疑是抄的;

——有几位同学做矿井通风网络分析的设计题目,都要到学校计算机房唯一的穿孔纸带存储计算机上做运算,其算力远不如现在几十元的小计算器,但在那时就算是学校最先进的设备了;

——到了大图描图阶段,由于透图桌等工具不多,需要轮流使用,有的同学到了半夜三更还在画图;

——现在用计算机做数据曲线图,随手一点一张非常漂亮的彩色图就出来了,但当年大家作曲线图,都是通过用毫米刻度的坐标纸画点连接而成,再用透明纸描绘成正式曲线图,坐标上的数字也都需要手写出来的,要花多少时间大家可以去想象;

还有更多当年才有的做法就不再枚举了。

为了争取更好的成绩,同学们不仅在设计内容上尽力去做好,而且在设计图纸的美观和设计说明书的撰写上下足了功夫。为了使写在白纸上的文字整齐漂亮,大家都把方格纸垫在白纸底下,然后按照透过的方格位置书写每个字和标点符号。钢笔字写得漂亮的同学都将其硬笔书法发挥到极致,原来钢笔字写得不好的同学也尽量用仿宋体一笔一划地慢慢书写。

毕业设计要求每人设计并画出四张一号及以上大图,有些同学为了把设计做得更完整和争取高分,比要求的多画了三四张大图;设计说明书中还需要包含很多小图,那些图也都是由绘图笔和透明纸靠手工慢慢绘制出来的。

毕业设计答辩时,同学们更是看重这一环节,自己用心血做了一整学期的成果谁都想要很好地展示出来,答辩时所有同学都积极围观和学习其他同学的答辩经验。学生及其指导教师与答辩委员会老师争得面红耳赤的有趣场面时有发生,毕竟同学们和指导教师一起辛苦完成的设计成果还是要坚决“捍卫”的。

说实际的,那时候也有个别同学由于各种原因不够努力的,或是由于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不足或有别的兴趣马虎对付毕业设计的。但绝大多数都是像上面所说的,全力以赴做好毕业设计,尽管最后的成绩由于需要按优、良、中、及格比例分配,少数同学只得了个及格成绩。

也正是有了上面严格认真的设计训练,我们这些同学毕业之后到了现场或设计研究单位,他们工作很快就能上手和成为技术骨干或总工程师、总设计师等。

那时候没有复印机。同学们做的毕业设计都是孤本,大家手里都没有保存。幸好那时系里有个不成文的约定,所有同学的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及图纸都需要存档数年,当超过数年之后档案室放不下时,每个设计小组就选择部分做得比较好和有代表性的毕业设计,作为系里的永久存档文件。其实存下来的毕业设计,也作为后面学生毕业设计的参考资料。因此,时隔40多年,现在的学院档案室还能保留多份当年77级这一届同学的毕业设计说明书和图纸。

前些天学校党委教师工作部刘湘云副部长到我们学院去调研时,她认真拍下了以下这些同学当年的毕业设计说明书的封面及一些内容页面。从这批图片中可以看出,每一页的手写字都非常工整漂亮,手工绘制图也非常工整美观。

笔者将这批图片梳理一下制作成PPT页面,供大家浏览、评价和感悟。 



https://m.sciencenet.cn/blog-532981-1436447.html

上一篇:酷似河南豆的紫荆豆荚
下一篇: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83:安全社会学及研究方法

26 郑永军 刁空非 杨卫东 刁承泰 杜学领 武夷山 郭战胜 李炳新 崔锦华 周健 张晓良 王安良 葛及 汪运山 晏成和 毛善成 张学文 朱志敏 许培扬 李东风 冯圣中 陆仲绩 杨正瓴 张红光 白龙亮 guest9191596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19: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