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安博士 御风而行,把酒邀月,穷极宇宙,留意身边

博文

3月18日“应急管理”和“数据挖掘”那两次课

已有 4321 次阅读 2009-3-19 11:58 |个人分类:专论—应急管理|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第一门课的第五讲:《现代应急管理理论与方法》——应急中的评价

??3月18日上午10:00-11:45,思源楼1205,应急管理创新团队继续上课,本次主要讲授《现代应急管理理论与方法》第五章——应急中的评价。

??陈安博士首先向大家介绍了评价与评估的区别与联系,然后给出了几个经典的评价方法,如DEA,AHP,ANP,加权平均,主成份分析等,然后主要对风险矩阵展开了论述,对风险矩阵的四个区域的划分进行了具体的介绍,随后就我们对风险评价矩阵的三个扩展进行了详细讲授,这是我们提出来的一个自以为还比较有价值的拓展。

??最后,课程就我们提出来的应急管理事中三个评价策略“可减缓性”、“可挽救性”、“可恢复性”等进行了介绍,给出了模型和应用的讨论。

??此次课程,来自北航的两个同学也有所参与。

第二门课的第三讲:《数据挖掘技术及应用》

??由于3月20日星期五另有安排,所以《数据挖掘技术及应用》的第三次课提前到18日晚上18点45分。

??本次课主要讲述了数据分类中的决策树方法。

??课程开始介绍了监督学习和非监督学习的联系与区别,虽然讨论了分类的三个主要步骤,并进行了举例说明。

??随后,介绍了决策树的生成和测试方法,从信息增益的概念到Gini Index,从最小描述长度方法到多属性分裂,并分析了决策树中经常会出现的过学习现象,又就前剪枝到后剪枝的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

??最后,介绍了交叉测试和保留测试法,具体到装袋和推进技术。

??课后询问曾经在课程中学习过决策树的同学,结果发现他们的决策树知识全部只是在一切已知的情况下的一个分析,而没有涉及到过决策树的生成,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看来知识分子和知道分子之间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下次课,两周后的星期五,我们将介绍神经网络、遗传算法以及其他更多的分类方法。



https://m.sciencenet.cn/blog-53483-221263.html

上一篇:【南游记】32——“我的大女儿......”
下一篇:海南的旅游管理模式为什么能推广到全国?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5: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