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安博士 御风而行,把酒邀月,穷极宇宙,留意身边

博文

去香港教堂里看热闹

已有 5957 次阅读 2008-6-21 21:47 |个人分类:南游记|关键词:学者


??那还是在香港访问的时候,我和宁宁常在周末去教堂看热闹,当然,是一家以普通话为主的教堂,每周末都请一些港内外的信教人士来做讲演,除了一次是台湾的一位牧师外,其他几次都是大学研究自然科学的教授,如耶鲁大学、香港大学、斯坦福大学的教授等,都在自然科学领域获得了比较瞩目的成就。当然,他们信他们的,我是无法被说服的,不过听听他们的讲演也是件趣事,因为讲的绝对不是和圣经有关的东西,有时候就纯粹是一次自然科学的讲演,我从中也知道了一些自己原来不太清楚的知识。
??名字都不太记得了,只记得那位台湾牧师的名字是饶孝辑,他自己多次这么自称,而名字又有点怪异,所以我记住了;还有一位是黄小石,名字也是简单容易记的,所以我记住了,好象是研究天体物理的。
??
??在讲演之前总会有唱歌的时间,都是直接随着唱,有的歌重复了两三次也就学会了,现在我印象比较深的歌是以下一首,旋律还不错,只是歌词在第三段开始就转而歌颂耶酥此人了,让人觉得没有什么意思,前两段歌词应该说还是不错的。以下是歌词全文:
??
??我是空谷的回音,四处寻找我的心
??问遍溪水和山林,我心依然无处寻
??哦我曾经多彷徨,四周一无安息土
??笑声留不住欢乐,眼泪带不走痛苦
??
??我说生命不稀奇,一声叹息归尘土
??放弃一切的追求,任凭潮水带我走
??哦我曾经多彷徨,四周一无安息土
??笑声留不住欢乐,眼泪带不走痛苦
??
??后面两段都是直接歌颂耶稣的,反而没有什么意思了,这里就不去抄写清楚了。

??
??教堂里的歌(一般也叫赞美诗)总是有一定规律的,一般地都是那种非常舒缓、柔和、平静的旋律,所以唱起来也就真的会让人觉得有接近圣洁的趋势,其本质也许和摇篮曲有异曲同工之妙,事实上,我们所熟知的《欢乐颂》不就是贝多芬的教堂音乐吗?那气势在合唱团的一群嘴下真是达到了一个高峰。大家也知道的另外一个知识是,莫扎特和巴赫也创作了很多的(如果不是更多的)教堂音乐,而教堂里的那架钢琴则往往是除教会特有的痕迹之外的一个显著标记了。

??不过,从理性和科学的角度看,一个生活在2000多年的也不认识什么字的人怎么可能成为现代人的救世主呢,真是笑话,但是就是有不少人去相信,包括前段时间去世的我比较佩服的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不过,考虑到他是在自己得了癌症之后才相信的,我也就觉得可以理解了。



https://m.sciencenet.cn/blog-53483-29906.html

上一篇:什么才算最好的老师?——把知识和风格留在学生脑海,自己的形象悄然淡去
下一篇:人生,只要意外才会显现出微小的价值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5 15: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