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安博士 御风而行,把酒邀月,穷极宇宙,留意身边

博文

《应急管理汇刊》第二卷第二期主编寄语

已有 3646 次阅读 2008-8-12 16:41 |个人分类:专论—应急管理|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在一个刊物最初的创刊阶段,编者总是希望每期都会有新的变化,尤其是正向的积极的变化。我想在这一期(总第五期)我们一样努力做到了。
??
??一个惊喜来自夏威夷大学的两位教授Ross Prizzia和Gary Helfand,他们把最近关于夏威夷州应急管理中的技术与培训的研究成果交给我们发表,这是我们的一位编委在和两位教授探讨他们已经发表过的一篇文章的过程中得到的一个意外的结果,由于两位教授都在公共管理领域做研究和实践,所以这篇文章的人文和实践的意味都很浓。文章主要讲述的应急管理过程中的技术与培训,从国家、州以及县等不同层次上都有充分的论述。
??
??需要在本期特别介绍的一个惊喜是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的几位从事应急管理相关研究的朋友注意到我们这个小小的刊物,愿意深度参与,这样,经过多轮协调,我特别邀请该院的丁辉院长担任这个汇刊的联合主编,他同时是一本名为《突发事故应急与本地化防范》的作者,这肯定是中国较早论述应急管理以及应用的书。而另外两个朋友李伟博士和和姚晓辉也成为我们这个刊物的编委,大大充实了我们的编委会的力量。
??
??丁辉先生同时还是“首都公共安全研究中心”的主任,他也希望本刊能够成为和中国科学院共同合作的一个东西,我个人也是非常倾向于更多的朋友给这本小小的刊物以尽可能多的实质性支持,当然乐于接受更多学术组织的加入,这样,以后“首都公共安全研究中心”将成为刊物的联合主办方,我们也会积极参与并报道该中心的一些相关工作。
??
??第三个需要特别提到的事情是,我们在显要的位置登载了《“城市公众恐慌”的度量模型及其应用研究》,其中的第一作者李铭禄是我的研究生,虽然目前还只是一年级的硕士生,但是在我的鞭策和鼓励下,已经阅读了很多应急管理方面的文献,并不断冒出些新的想法,城市公众恐慌又刚好是我之前的两年就已经关注到的一个问题,心理学专业的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有但不多,他们可能更关注人在紧急事态下的焦虑等负面的情绪,对于公众的心理恐慌现象并无太多的研究。我们就在阅读了大量心理学、社会学文献的前提下,给出了对“城市公众恐慌”这一现象的集中阐述,并从多个方面分析了其不同机理,包括产生机理、发展机理、转换机理等。对于恐慌现象的描述很重要,能够用定量化的工具来度量恐慌更重要。我们提出了一个初步的度量城市公众心理恐慌现象的模型,并认为可以利用数据挖掘的技术在线地对这个度量值进行跟踪和监测。这是篇长文章,但是还只是一个初步的研究结果,我们将很快给出一个更完善的结果,希望能够在《应急管理汇刊》或其他类型的刊物上刊登出来,供研究者和决策者参考。
??
??成熟的理论研究是应急管理目前比较欠缺的,而应急管理的应用研究则已经到处开花,在各个行业、领域、部门都有关于自身应急管理的一些规程和做法,比如火灾、地震等。而城市,尤其是大型城市,作为一个非常特别的区域,其应急管理往往是综合性的,复杂程度超过一个具体的行业和部门,因为城市实际上脆弱程度比农村还要强,在城市发生一个事件一般会牵扯到多个领域和部门,处置起来的多方有机联动就越发重要。我们本期还刊载了来自成都公安局的《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体系研究》一文,该文阐述了关于城市应急管理的一些观点,分析了当前我国城市公共危机应急处置体系的现状与不足,并给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
??本期内容中稍微弱了一点的部分是应急管理快讯,我们只是简单罗列了一些应急管理的国内外消息,没有太多的研讨信息,这一点在下一期中会有很好的改观,实际上,在第二卷第三期里,我们的应急管理的进展类的报道至少会有5个事件,且都是和我们研究组紧密相关的。
??
??《应急管理汇刊》的篇幅始终是我们比较忧心的。从私心里讲,我们目前这些编委会的成员想维持好这个刊物就不能总在扩大它的容量,这样,我们的打算就是希望在一段时间内把规模限定为40页或至多44页。但是,我们的另外一个编辑宗旨——不限制文章的字数——就使得我们有些为难,于是,每次编辑一期的时候我们就总要忍痛把一些文章暂时放弃,并决定放在下一期刊出,对于这一期也是这样,我们就只好暂时放弃了已经翻译好的《欧盟危机管理:研究与实践的挑战European Union Crisis Management: Challenges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一文,原文的作者分别是瑞典和和荷兰的两位学者。这篇文章对于区域应急管理中的责任认定问题和协作模式的设计会有一些启发。
??
??同时暂时放弃的还有我在河南大学讲演的第三部分,也只能在下一期刊登了。曾经有朋友在给我们的E-mail里说过等待着这第三部分的内容,只好暂时让他失望了,而把希望寄托给三月的那期。
??
??谢谢大家支持这个刊物,希望它的一些内容对您有所启发。
??
??陈安


https://m.sciencenet.cn/blog-53483-34909.html

上一篇:工程院士论坛暨工程哲学年会纪【仿《兰亭集》序】
下一篇:归国教授可以先不裸奔,但也别强调回来只因爱国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0 12: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