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安博士 御风而行,把酒邀月,穷极宇宙,留意身边

博文

应急管理对现代技术的需求

已有 3330 次阅读 2011-8-17 22:52 |个人分类:专论—应急管理|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技术, 需求, 应急管理

  为了更好地理解现代应急管理对于技术可能会产生怎样的需求,我们再来看一个可能的场景:

  某天,某城市中心的人员密集场所(可能是交通枢纽、商业中心、大学校园、其他临时性的人员密集场所如体育馆等)受到恐怖袭击。在袭击出现后,现场一片混乱,有人死亡,同时有多人受伤,建筑物出现损坏,在事件发生地点周边的交通也收到相应的影响。

  那么,将会有哪些应急行为呢?我们可以简单罗列一下:

  1)公安或国家安全部门人员赶到现场维持秩序并抓捕恐怖分子;

  2)火警车赶到现场进行救火或救人等行为,根据人员和设施的可减缓性、可挽救性评价结果进行相应的决策和行动;

  3)人员救护车赶到现场进行人员的救助,根据人员的可挽救性评价结果进行相应的决策和行动;

  4)几个机构组成远程中央指挥部和现场指挥部,布置人员救助和事故调查,联合追捕;

  5)现场处置人员进行现场的人群疏散,并导引周边受影响人流;

  6)现场处置人员为防止事件扩大或出现衍生事件,进行相应的灾害减缓以及损失降低的相关行动,并给出其他可能风险因素的控制措施;

  7)交通管理部门对周边交通状况进行分析并形成交通临时调整的决策方案;

  8)清障车对造成建筑物内的障碍或道路障碍的物品进行清理;

  9)恢复受到事件影响的市政设施运行(如电力恢复、通讯恢复、燃气管道恢复等);

  10)政府设法恢复市民的工作生活秩序,以及在媒体上发布官方权威消息。

  从这些行动里,我们可以分析里面究竟会涉及到哪些具体的技术。

  首先是救护救助救援技术。因为有人员受到事件的伤害和影响,所以,需要进行紧急救助,可能会涉及从废墟中救人、稳定伤员的病情、对濒临死亡的人员进行急救等。

  其次是通信技术。现场的情况除了现场人员了解之外,还应使远程中央指挥部的人有完整的了解,这就需要将现场的信息通过音频和视频等传输到指挥中心。此时附近通信线路有可能受到事件影响,需要调集应急通信车。

  第三是现场检测技术、专业领域技术。爆炸过程中是否产生了有毒有害物质,或者爆炸本身就由生化类的炸弹引发,都需要进行现场检测;根据气味、影响、人或物的反应等进行调查分析判断时则需要生物化学领域的相关技术。

  第四是监测技术。处置者应对现场情况进行持续性的监测,包括火灾、建筑物坍塌等次生灾难方面的监测,此时就需要视频或者其他类型传感器的监测技术。

  第五是智能交通调度技术。交通陷入混乱是该事件影响市民的最大因素之一,如何在这样的混乱局面下保持交通枢纽和道路的秩序,使道路在保障追捕罪犯使用前提下能够保持一定程度的畅通,是智能交通调度技术的功能所在。

  第六是定位技术。不管是抓捕罪犯,还是要知道所需的救援车辆目前的位置,都需要借助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

  第七是一些决策所需的软技术,如风险的即时评价,事件发展的预测预估、数据信息的存储与处理的技术等,也都是在应对这类事件需要的技术手段。

  ……

  事实上,在一个大规模的灾难事件应对中,一般就要用到好几种技术的组合才可能顺利地解决问题,完成应急。

  2011311日,日本发生了9级地震,在随后的应急中也可以看到,以上这些技术都能够找到各自应用的空间和机会。另外,地震应急中肯定需要寻找失踪人员,因而还需要人员的搜救技术、生命探测技术等,以尽早地知道受灾人员的位置,施以快速高效的救援救助。

  根据通过多个渠道了解的情况,我们可以知道,在日本地震发生后,福岛县的核能发电厂就状况不断,第一核电厂的一号与三号机组发生氢气爆炸完全毁坏,二号机组的核燃料棒已经完全露出水面,反应炉的炉心处在空烧状态。内阁官房长官枝野幸男证实,二号机组已经失去冷却功能,除了灌注海水注入反应炉,降低温度,也考虑减轻反应炉内压力。此时特别需要核应急的相关技术,同时,要应对公众恐慌的现象,还需要相关知识的科普,以及从基于Web挖掘或调查的心理恐慌扩散趋势分析,可见数据分析技术就是很必要的一个手段。

  除了一些公用的技术手段外,不同类型的事件对于应急技术的需求也会有不同的特征。



https://m.sciencenet.cn/blog-53483-476464.html

上一篇:现代应急管理的六大部分
下一篇:简要区分哲学、数学、科学、工程、技术、管理这几个概念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1: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