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chaodo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uchaodong

博文

2024年夏季青藏高原考察:西藏那曲至拉萨 精选

已有 3019 次阅读 2024-5-17 16:40 |个人分类:野外考察|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5月14日  晴

记    录    人:中国科学院大学2022级硕士研究生,蒋雯

队            长: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吴清涛

队            员:秦雨瑶、余润泽、蒋雯

导    师    组:程瑞、罗阿蓉、朱朝东

果然,在那曲过夜的旅人就没有能好好睡着觉的。尽管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早早休息,却还是在半夜被高反折磨得辗转反侧。

昨晚九点半,我和师姐顺利入睡。本以为开着氧气,这次会安然度过这一晚,结果睡梦中还是被剧烈的头痛惊醒。我就知道果然逃不开高反的魔爪,强忍了一会,胃部强烈的不适让我冲进厕所,把一天吃的食物都吐了个精光。食物吐空了胃部仍在剧烈抽搐,胃酸灼烧着食道,眼泪也止不住地流出来。我大口呼吸,捕捉着空气中极稀薄的氧气。终于缓过来一些,漱了漱口,抬头发现镜子中的自己嘴唇乌紫,像中了毒。师姐也头疼难耐,被我的动静吵得更睡不着觉。我们发现供氧机毫无动静,只能打电话求助老板。好在他们有氧气罐,不一会便装好两袋氧气送了过来。我俩插上管子狂吸,总算缓过来一些。稍微能够睡着,但总是惊醒,几乎是数着时间熬到天亮。氧气袋用了一半后,需要施以压力才能出来氧气,我便抱着一边按压一边睡。早上终于完整地睡了俩小时,睁眼已经八点。我们在群里一交流,发现大家都受了一夜折磨,我们连早饭也不想吃,喝了些宾馆老板煮的酥油茶,便赶快驱车逃离。

1那曲出发.jpg

那曲出发

从那曲到拉萨有新修好的高速,通车两年了,刚好都被我赶上了,这样只需3个小时就能到达拉萨。虽然海拔也都在3500米以上,但平坦宽阔的道路终于让我们的心回到肚子里,安心赶路。忍着残存的不适,直到当雄,我们才感觉“活过来”了,但全身的疲倦仍无法彻底缓解。我们在服务区稍作休息,便继续赶往拉萨。

中午十二点,我们到达西藏志成气体有限公司,将我们的液氮罐装满,找了家小吃店吃了午饭。赶往宾馆途中,我们联系了达娃老师。得知他正在布达拉宫工作,我们便约好一起吃晚饭讨论后续行程安排。下午,我们稍作休息,把两天的衣服洗了洗。采购了一些必需物品,打印了一些藏语提示牌,准备挂在我们将在吉隆沟布设的昆虫多样性监测设备附近,防止被破坏。我们整理了这几日的精彩照片,与大家分享两张余润泽拍摄的青藏铁路过车瞬间。每一个亲眼见到此情景的人,都难抑内心澎湃,惊叹这由中国力量与中国速度所支撑起的中国基建奇迹。

2灌装液氮.jpg

灌装液氮

3打印提示牌.jpg

打印提示牌

4天路1.jpg

青藏铁路-1

5天路2.jpg

青藏铁路-2

晚上,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所长党卫东研究员和达娃老师为我们接风。他们代表西藏自治区的生物研究者对我们此行表示热烈欢迎,希望:大家加强合作,大力推动西藏各个热点地区(包括珠峰保护区、墨脱县、珠峰各沟谷)的生物多样性野外科学观测站的建设;摸清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本底资源。把握好青藏高原这一世界最大生物热点地区的科研资源,脚踏实地地干好基础研究,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科技支持。




https://m.sciencenet.cn/blog-536560-1434506.html

上一篇:2024年夏季青藏高原考察:青海格尔木至西藏那曲
下一篇:2024年夏季青藏高原考察:拉萨至日喀则拉孜

5 周忠浩 刁承泰 郑永军 杨卫东 崔锦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1: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