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思想闪电,如云自由漂泊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吴渝 我的微博:http://t.qq.com/iRaining

博文

关于《道德经》的零散心得

已有 6413 次阅读 2009-3-25 15:03 |个人分类:阅读笔记|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前提:国文(yatou)在科网引发了《道德经》的讨论。我贴篇2007年写下的零散读书笔记吧,算一次非正式响应。重读旧文,依然对自己有启发。那个时刻的收获,似乎至今未能真正彻底身体力行,才不断有人世间的若干烦恼和哀愁。

旧文

读《道德经》,第一次完整的读。

很多耳熟能详的文字,原来都来自于它,诸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样通俗易懂、家喻户晓的,“上善若水”等被商业广告采用的,还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样人背熟了用来代表知晓《道德经》,却并不知道什么含义的。

那些文字,剥离出来后,支离破碎,失去其整体性和真意。

自以为遍读群书的我,才发现年轻时的选择性阅读是多么的偏颇。诚然,那时的年轻气盛,概是无论如何也读不懂,也无法领会的;但偏见下的自愿放弃,何尝不让人唏嘘呢。

因此,现在起,重新开始新一轮阅读吧,腾空自己的偏见和执著,去精心领会古人的智慧。

至于阅读心得,只是在心中徘徊,不仓促写出。“智者无言,言者无智”,这本来就是老子所提倡的得道之举,甚以为是!

当前,我之迷惑,不在于我的生命中早就五体投地的“顺其自然”、“无为而治”、“与世无争”等人生精髓(偶尔忘记,才得无尽烦恼,当加固坚行),而在于如何取掉分别心,去掉善恶、美丑、爱憎之极端体验,这样才能真正离道更近。

自以为拥有一方极端(美、善、爱等)的人,以此极端评判他人,这是我们早就喜欢行之事,其实已经是输家。物极必反,循环往复,本就不该生分别心。去掉这分别心,对平凡人,是大难之事。当真如此,此人之行为会更被世人所诟病了(人类文化,给人心中形成了各种极端的根深蒂固的概念)。

提倡孝道,正是人缺少孝道;提倡道德行为,正是人缺少基本德行。

有为盛行到极致的时刻,也许是结果将至的时刻,再谈无为而治已经没有人听,也不能挽回结局。而去掉人心所体察到的极端,至少则无人生苦的体验了吧。

以上言语,暂录入此;已然不智,也确无智。



https://m.sciencenet.cn/blog-53846-222411.html

上一篇:【计算思维】绣花偶感:现代女红与机器智能
下一篇:树的寓言和散文篇(两则)

8 武夷山 王桂颖 马昌凤 刘进平 陈国文 蔣勁松 iwesun airenao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03: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