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思想闪电,如云自由漂泊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吴渝 我的微博:http://t.qq.com/iRaining

博文

别了,堪培拉(修订)

已有 4641 次阅读 2009-11-10 10:31 |个人分类:散文诗歌|系统分类:诗词雅集|关键词:学者| 堪培拉

CSC-11期在堪培拉的培训还有1个月就要结束。虽然时间还余1/3,但同学们已开始着手总结和回顾。一是因为需要给教育部上交总结文档和图片资料,更是因为但觉时日不多时,人才会生出各种离情来。

一个月后的某一天凌晨,我们将集体离开这个被人戏称为“堪村”的城市。那时,当飞机升空而去,种种怨了,倦了,还有恋了的心情会在心间累计,挟裹在夏季的晨风中也一同远行,只留下依然宁静的堪村在晨曦里从沉睡中渐渐苏醒。

有同学于昨晚提议模仿《再别康桥》创造离别的诗歌。如若再配以各种图片,便能成为一种别具特色的总结。这种以诗歌或以歌曲为主题策划影集的举动已经被前几期的同学所熟练运用罢,尤其以CSC-9期达到巅峰。而我们班也自发地选择类似举动,概因诗歌才是最凝炼的语言表达——更多都在不尽之言中。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当真是人所熟悉不过。于我而言,不但曾经反复吟诵,最近更不时听蔡琴以歌声吟唱这首经典之曲。或巧不巧的是,前几日我也翻出徐志摩的散文集来阅读,尤其对其描绘康桥生涯的文字片段迷醉不已。何况,他和泰戈尔的交往早早就增添过我无比好奇之心。有那么一阵,忽而感觉,其诗,其文,其心,其情,都如此契合我的性灵,妥帖得再无裂纹,协调得可以合音共鸣,可以一起喜,悲,叹,感,沉郁,还有向往孩童般的纯净……
 
从来没有升起过的念头,便是模仿一首头脑里已经臻于至美的诗歌。恐觉即便只是有了这样的一念,便是由着自卑之心泛滥。但是,昨夜,当同学这样提议,自己便仿佛着了魔似的决定跟从,完全无意多想,放下手边的事情就开始写下第一行诗句。

于是,更多的诗句从心里汩汩而出,伴随更多的画面在脑海里一一闪过。诗歌是心声的流露,是体验的升华。限制于自己的文字水平,定然无法超越——我也完全没有对比和争强的心念。如同小心翼翼怀着欣喜跟在诗人的身后,在那诗歌的华宇里落下自己蹩脚的字样。惟有这真挚的情没有任何高下之分,依恋这岁月,这经历,这景,这人,这一切……

《别了,堪培拉》

 依依的我走了,
不似我淡淡的来;
我默默的注目,
作别堪培拉的晨霭。

那满园的金合欢,
是艳阳下的娇颜;
春色中的靓影,
把我的心房映燃。

漫野上的雏菊,
灿灿的在青草中轻摇;
在堪培拉的绿林里,
我愿做一只笑翠鸟!

那柳荫间的闪亮,
不是星光,是天之眼,
散布在夜空上,
闪动着探视后的欣然。

圆梦?携三两好友,
向海天更蓝处畅游,
身披漫天朝霞,
在海波跌宕中高歌。

但我不能高歌,
无言是别离的诗文;
夏鸟也为我静默,
静默是堪培拉之晨!

依依的我走了,
不似我淡淡的来;
我拍一拍衣衫,
不带走一粒尘埃。

 



CSC-11在ANU的班级活动留影

 


 



游记
https://m.sciencenet.cn/blog-53846-269890.html

上一篇:被惊扰了午睡的懒家伙(确认是澳大利亚袋貂)
下一篇:为何一再如此回应对新衣的赞扬?

15 武夷山 孟津 王桂颖 郑融 陈龙珠 刘进平 曹广福 罗帆 吴飞鹏 陈安 杨秀海 陈国文 王宝山 吕乃基 陈湘明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0: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