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思想闪电,如云自由漂泊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吴渝 我的微博:http://t.qq.com/iRaining

博文

让我差点上当的一则短信

已有 4597 次阅读 2008-7-10 12:35 |个人分类:人生感悟|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今天查阅一个旧手机上的短信,找到那条至今不知道是谁发来的短信,内容如下。

我见过一些人,德行美好,而大度自然,使人不感觉到他们身怀美德;

因为他们恪尽天职,毫不勉强,一切表现,如出本能。

他们决不至于长篇大论,指出自己稀世的优点,因为他们自己仿佛根本不知道有这回事。

上述的人,是我所喜欢的。

那种对于自己的德行似乎不胜惊叹的人,他们拿自己的善举作为奇迹,讲给人听,非让人大吃一惊不止。

你是怎样看的?

该电话号码是我不认识的,发信人也没有留名。

由于我非常喜欢这段文字,对那句”你是怎样看的”就特别按捺不住想要回应。虽然一时半会儿带些疑惑:到此是谁给我发来?但坦然一想,这样的智慧又岂是骗子可为?定然是知心好友想要交流一二。

回复了我的看法,对方下一条短信很快就让我傻眼了,答非所问,来了一个撒娇类“什么什么嘛”,很明显来自一个没有那种大智慧的自动聊天软件或聊天小姐。

打电话不通,我只有无奈回复:“如果强制捆绑服务,势必投诉。”

后来,果然无事,话费一切正常。

当然,业内人士把我狂批一通,大意就是技术上这个是如何操作的,回复一条就可以绑定服务,他们都是这样干的,如何如何……听得我的头都大了,沮丧万分,且心理都有点自惭形秽:怎么就抵制不了回应陌生人来信的诱惑呢?(私下嘀咕:这人水平太高了吧?如果发来任何其他内容,比如中奖啦,我都是一删了之。)

单纯的人们,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在经验教训中变得不单纯起来。比如,响一声就断的电话,千万别拨回,可能造成高额国际话费,等等。

因为一个短信而变得对短信冷漠,礼貌缺失,这就是真实而可笑的故事了。

今天,突然回想到这个较早之前的故事,早就被训练得不敢理会“陌生人”来电来信的我,还是被那条始作俑者的短信给深深打动。

突然有了一个念头,在网上google(感谢它的帮忙),果然,这段大智慧的言语来自哲学家孟德斯鸠的《波斯人信札》它让我差点落入短信陷阱,却也心服口服呢。

我真心赞美这沉默是金、不事张扬的低调的美德,低调和美德的搭配无以伦比。

不多说了,赶紧去找《波斯人信札》来看吧。

刚才看到陈安博士的博文《用学术研讨会的形式为老科学家祝寿,需要吗?》,是否和上文所述的美德有关呢?



https://m.sciencenet.cn/blog-53846-31804.html

上一篇:赴外参加会议的签证经历
下一篇:我的研究生课程总结

2 杨玲 黎在珣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9: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