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思想闪电,如云自由漂泊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吴渝 我的微博:http://t.qq.com/iRaining

博文

这个小强有点强

已有 4600 次阅读 2008-8-15 18:00 |个人分类:故事人生|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在英格兰观光的路上,认识了这名9岁的北京小男孩,他是和母亲一起参加姐姐毕业典礼来的英国,顺便玩1个月。9年前,在他刚出生时,他的姐姐就到英国读高中,看来是今年硕士毕业了。

参加孩子的毕业典礼,这在国外应该是很自然而亮丽的一道风景,重要的一刻,也是子女感恩父母的一刻。(我当即想象了一下国内的大学邀请家长来参加毕业典礼的情形,还真的马上就晕~~~~按我们那个招生规模和接待能力,操场上不知道睡满多少家长,何况很多家长就不可能有钱来参加,或者没有意识来参加。只说研究生答辩授位吧,教书这么多年,好像没有遇到一起家长主动参加的。有时候导师都缺席。)

从以上背景,可以知道小男孩家的经济实力如何。不爱打听的我,只是好奇了一下他们家为什么可以生两个,一个妈妈生的两个小孩年龄相差15岁,这还是很少见的——不好询问。

这个小男孩长得类似《家有儿女》中的小雨,胖乎乎的,圆头大眼,不止个头超过我所见9岁南方小男孩的普遍身高,而且是长宽高均全部整体超过,感觉就是放大了一号、两号。我的眼光,几乎全程都落在他身上了,有点粉丝或者研究的意思了,骨子里的母爱情结也在泛滥中。

不知道小男孩的名称,倒是我阴差阳错把他的网名给翻了出来。旅途无聊时,和他聊天,说到小学三年级学生的业余生活。他说得天花乱坠(凸显北京人能侃的雏形),打电脑游戏、上网(博客、QQ),这些都成为小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我倒不奇怪——我女儿的学校从老师到学生都有自己的主页、博客,只是利用率不那么高而已。我顺便讲了一个网上趣闻,说网络上的蟑螂为什么叫“小强”,结果他应了一声:“呀,我的网名就叫小强。”一副懊恼的样子,不愿意和德国蟑螂拉上关系。反正,此后我就叫他小强了,惹得他妈妈直乐。

据我观察,小强真是强。

首先,口才极佳,张口就侃,一点不怯场。无论给什么话题(我故意给他递话题),他都敢说。听一个小学生大侃网络文化、世界二次大战、奥运会,总感觉时光有点错乱——我的思路总会绕回到我们童年的时候,和这信息时代的小孩一比,我们那时的生活方式完全不一样,不可能知道这么多。当然,各有千秋。我们享受的童年生活是现在的小孩享受不到的(那漫天星空的夏夜故事会,那漫山遍野捉迷藏的快乐,修房子、打鸭子等等简单却经典的互动游戏~~~~)。小强还挺唠叨的,语气和大人一样,一边想一边讲,往往周围的人都赞叹的笑声一片了,他还在正经的完成我给的“命题作文”。

小强的胆子大,自信。同样,他母亲和姐姐的胆子也大——他们不太照顾小强,结果小强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他自己也是一副小大人的模样。让我惊讶的是,虽然小强的英文对话不行,但他自信,一个人到处跑,包括在宾馆吃早餐,都是一人进行。想象一个不会英文的大人要这样做都不那么容易。

我在餐厅遇到小强的时候,他就是一个人来了。我看到他准备去接牛奶,结果牛奶没了。他楞了一会儿,就跑来找我。我暗笑:“小强,考验你的机会来了。”我直接告诉他,你找服务员去,说“There's no milk.”,或者只是展示一下你的空碗,说“milk?“就可以了。——我只能告诉他最简单的方式,多了这个小孩也记不住。让我赞叹的是,小强二话不说,马上扭头去找服务员,虽然听不见小强怎么说的,但这个服务员很快就领会,立刻到厨房取了牛奶出来。

小强也不坐在我一桌,自己找了邻桌坐下,一个人单独用餐——多独立啊。他姐姐后来到了,居然也不和小强坐一桌,另外单独坐了(原因不详)。此后,我不时打量小强,看看他是否顺利,结果发现他只喝牛奶,里面加了老外爱吃的麦片,别的东西都没有取。于是,我先鼓动他取水果,然后加上酸奶。虽然顺序不对,对不爱吃早餐的小孩而言,肯定有诱惑力。小强听话的去了,磨蹭半天,我看他仅仅挑选了若干葡萄和草莓酸奶。

再后来,他还是不吃主食,要知道英国经典早餐是多么丰富,深得大家喜爱,培根、鸡蛋、烤肠、土豆、蘑菇、番茄、豆子等,虽然每天都这几样,但味道确实不错。我又忍不住给小强打了广告,同时怂恿他自己去烤一片面包,加上蓝莓浆,味道绝对好。摇头并考虑了一会儿,小强终于同意自己去烤面包,还真的拿了蓝莓浆抹上去吃。

在我看来,这样一顿早餐和他的身高体重才算成正比吧。整个过程,我只指挥,动动口,都让他自己决定并做——这是我很懒惰的育儿之道。小强确实不爱受大人支配,但能接受我的一点意见,还算听话懂事的,越发体现出他不怯场,能迅速适应陌生环境,真不简单呢。

后来,发现这个小强也有看上去“不强”的地方。一到吃正餐,居然发现他是貌似素食主义者,什么肉都不吃,理由是:“太残忍了。”让他吃鸡,摇头;牛肉,摇头;猪肉,摇头……每种食物,只要让他想起这个动物的可爱之处,他必定不吃。这也是我不解的地方,小强是怎样长成有点强的身体呢?答案也许在没有怎么停止的零食和快餐(里面的鸡肉他要吃)上。

本来打算好好给这个小孩说说肉食和“人道”的问题,看场合不太好发挥,终成了我的遗憾。我女儿小时候相反,爱肉不爱菜,于是我只好说“小白兔最爱吃***”等系列来吸引女儿,让她中招。过了那个阶段,女儿反而百无禁忌的样子。小强也在这样一个阶段,大人也许只需要花点心思就好了。希望他不要靠快餐长大,毕竟快餐里面的肉他要吃,大概也是挑食的问题而已,才不是什么杀鸡杀鸭很残忍呢。在此期间,小强的妈妈表现了不吃羊肉的强烈倾向,这个激烈态度才是影响小强的原因之一吧。

人生旅途偶遇,总有一别。分别的时候,小强挥挥手,说:“我以后的网名不叫小强了。”喜欢大动物的他,看来不喜欢蟑螂。我们大家都笑了。

小强,希望再会。希望中国千千万万小孩子们都“小强”。



https://m.sciencenet.cn/blog-53846-35191.html

上一篇:答学生学习计算机编程的普遍问题
下一篇:从女儿学英文的趣事说起

3 武夷山 王春艳 陈安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1: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