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思想闪电,如云自由漂泊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吴渝 我的微博:http://t.qq.com/iRaining

博文

驾彩虹而来的义工

已有 4122 次阅读 2008-9-21 23:29 |个人分类:事关工作|关键词:学者

“Peter是个神奇的人物。”这是同事在介绍Peter时的开场白。
那时,会议厅挤满了大学生,对Peter一行充满了好奇。他们有来自微软、星巴克、西雅图某飞机公司等美国企业的工程师,重要的是,他们的共同身份不仅仅如此,而是一个叫“彩虹工程(rainbow mission)”的民间组织的义工。

在Google上可以轻松查到:“rainbow mission 早在两年前于美国成立, 其中一位创办人Peter wong 是在美国Mixxxsoft 任职高层, Peter有一个bachelor degree 以及3个master degrees, ...”(可惜这个网页本身无法打开,原因不详,这也是一种信息障碍的表现)。

那个Mixxxsoft就是指微软。Peter在微软工作了10多年,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里的放大镜等辅助工具就是在他的带领下完成设计和开发。现在Vista里面也带了更多便捷访问的工具组,除了放大镜,还有高对比度屏幕、粘滞键等等,这都来源于Peter的贡献。

汗颜的是,我和大多数人一样,一直以为这些工具都是方便老年人和特殊残障人士使用,基本上没有使用过,更别说对它们的背景稍有好奇了。

更为汗颜的是,这个拿了三个硕士文凭的人(其中一个来自英国剑桥大学),这个工作后一直从事计算机软件设计和开发的人,这个在微软工作了10多年的人,早在14岁左右因为青光眼丧失了视力。他一直凭着想象在设计开发Windows图形用户界面(GUI)程序!

会场上的人看到Peter站在讲台上,听到他承认自己是盲人,听到他的成就,发出一阵阵惊叹,如涟漪波动一般久久无法平静!这是正常人都不一定可以企及的结果。

最最汗颜的是,Peter已经离开了微软这个令计算机学子惊羡的公司,在近年内全身心投入了彩虹工程,以一个义工身份奔波在中国大陆几个城市(重庆、成都、南宁等),意图给更多的盲人带去心中的光明和无障碍辅助技术。

Peter说,任何人在某些情况下都会遭遇障碍,如嘈杂环境下正常人也会丧失听力,一边吃东西一边打字的人也只能用一只手,停电时谁都看不见任何东西……他想用便捷访问的技术帮助任何需要帮助的人。

怀着同样的理念,众多美国IT行业的精英们如爱心天使驾着彩虹而来,无偿而默默的行动,希望带动中国大陆的人来更多关心这样的事业。Peter说:“施”比“受”更快乐。这就是他们的理念和动力了吧。

因此,当一个女生在提问环节首先站起来表示对这些可敬的美籍华人的敬意时,全场一片赞同的点头,还有长时间热烈的掌声。

事实上,他们的努力慢慢有了更多的响应。Peter来重庆很多次了,甚至在2004年就来过我所在的学校,他们在高校里发起了“辅助科技创意大赛”,希望让更多的学子关注残疾人事业。第一届,仅有4个参赛队。2007年第二届,7个参赛队,其中2个来自西安交大。

2007年12月中旬,重庆市刚刚开了第四届中国信息无障碍论坛,成为了信息无障碍试点城市之一。正是因为为这个论坛准备资料,我才首次得知了“信息无障碍”的信息,才有幸认识了Peter和他的朋友们。

我会做什么?此刻,我知道自己一定要做点什么。不仅仅是科研角度,更多是无障碍教育理念的角度。至少,下一届Peter们组织的创意大赛,我肯定会带领学生组队参加,或许是我们学校承办也说不定,或许还是重庆市残联共同组办的也说不定。

让民间力量转化会并到政府力量,进而把大学也变成辅助科技行动的“义工”,这是我给Peter的建议。他们非常有兴趣。

在此之前,把我自己也变成一个义工吧,一个为缩小数字鸿沟和信息障碍而付出微薄努力的教育和科技工作者。


以上是2007年12月22日写的日志。今天翻出来,也是源于收到的一封邮件通知:本届“辅助科技创意大赛”开始征集作品了。

我想起了自己的承诺。

虽然在去年重庆市的论坛之后,学校在信息无障碍方面的进展甚微(试图成立的中心也停滞不前),我还是在今年4月份的本科毕业设计中指导了一个学生对信息无障碍技术进行综述,并进行了简单的无障碍网页开发,在答辩和设计环节中,把这个新理念带给了更多的人。

同时,在研究生课程里,也多次用网上搜索到的最新信息无障碍技术来演示高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并进行技术剖析。比如扶助盲人画彩色画的技术、用读取语言障碍者的读脑机技术来遥控指挥智能轮椅等等。

把信和相关的信息无障碍综述文档都转给了我的学生,并下了“死命令”:一定要参赛,特别是机器视觉组,现有的无接触式视觉技术完全可以在助残方面闪出创意的火花来。当然,指导老师就非我莫属了。

期待再次见到可敬的Peter和他的朋友们,期待更多的人关注信息无障碍技术!



https://m.sciencenet.cn/blog-53846-39877.html

上一篇:打酱油还是打牛奶?
下一篇:旅途偶遇——正文及补记

2 武夷山 孟津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00: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