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常月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恒常月

博文

大众品性和精英意识

已有 2762 次阅读 2013-3-19 22:18 |个人分类:生命哲思|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精英, 大众

(一)何为精英

        这样一类人时常被视为社会的精英:他们或者潜心钻研、独具匠心,推动着科学技术与物质改善之进步;他们或者善结人心、革旧立新,引领社会思潮一时之风气;或者著书立说,传播理念于万古长青。历史上的一些精英不被生前的时代所重视,但其作品却对后代影响深远;而有些精英则在特定的时代力挽狂澜,撼动着历史车轮的转向,决定着社会群体中的个人命运。而大众似乎被笼统地用来指代那些在历史上没有留下丝毫痕迹、在当代没有激起一点波澜的大多数。人以群分,社会群体是按各种范畴进行聚类的,每个群体都有它的精英,亦即精英脱胎于它所从属的大众事实上每个人身上都有他的大众品性和精英意识。中国的历史习惯把人物分成正反两面:神化所谓的伟人和英雄,似乎他们身上没有一点大众心理;相反却抹杀失败一方的精英意识。西方对人物的刻画较为中立,在描写他们精英本色的同时,不避讳其世俗的一面。我在这里更倾向于去思考个人如何从他的大众品性中衍生出精英意识。

(二)精英意识如何产生

        大众品性,即人类共有的情感基础包含两个层面:一个是作为个体的本能,随着年龄渐长产生的身心需求,并为此花费许多光阴去追寻和谈论;另一个是作为群居者在群体交往中产生的各种行为和情感:比如崇拜榜样、服从权威、从众、结伴、在比较中产生落差、埋怨、妒忌、自尊、虚荣、同情弱者……大众的品性是利已的,倾向于少劳多得,对虚名微利患得患失。精英意识,即是对一个社会群体及其未来的责任感、对未知领域的客观探寻、或者对创造未有之物的热情等等人文关怀和理性思辨。精英从行为上是利他的,但为了一个共同理念的群体利益有时会不可避免地损害另一群体的利益。虽然没有统计数据,在所谓的精英家族比起随机抽取的家庭应当更加盛产精英,尽管他不一定能超越他的父辈。不是说一个人出生于书香门第或者显赫贵族即是精英,但是他有滋长更多精英意识所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他的家庭底蕴和社交网络无不是拥有精英意识的群体,潜移默化之间他更容易像接受自身的本性一样自发地将精英意识内化为成长的理念;并有更多的资源激发他对这个社会的责任意识而不单单是索取;或者他也可能对自身的才智提出更高的要求,并用毕生去追寻……那么对于出身寒门的人,精英意识从何而来?我想那些记载着历史精英的书籍有着非常重要的榜样作用。正是与那些过去的人物为伴,他才不为喧嚣的世俗所动。但是,如果觉得历史人物那么的高不可攀,仅仅是仰慕,许多人会认为自己无异于所属的庸庸之众;相反,以平视的姿态向历史人物看齐,他才得以自强不息、一次次超越他所在群体的束缚。许多人随着年岁的增长发现自己似乎自顾不暇,只求安稳的生活,隐藏了其作为精英的那一部分情愫;而有的人矢志不渝,不断升华着内在的精英意识,尽管他时常不被世俗的人们所理解。

(三)精英的意志

       精英意识不是停留在大脑层面、不与社会群体互作的幻想。出身寒门的人早期没有什么环境去培育他的精英意识。奋发有为的寒门子弟更多是为了改变自己生存的处境,从为了出人头地到想要高人一等,也有人慢慢地升华到为了改变自己的家庭、群体甚至更宽泛的社会文明而努力。这是精英意识的一种萌芽方式,但是时间让许多人从想要改变世界的幻想走向了改变自己心态的现实。那么怎样的人将坚持不懈地执行他作为精英的意志?首先这一定是属于精力旺盛的一类人,他对自身物欲的所求不多,却有着十倍于此的实干精神和创造精力。或许他还有着这样一些相伴的特质:享受思考和创作,愿意和知己分享他的成果而不忌惮被超越,乐意从事促进社会良性运转的活动。

 



https://m.sciencenet.cn/blog-539003-671929.html

上一篇:树之秋
下一篇:生物信息可视化软件汇总

1 张鹏举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20: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