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之旅 欲罢不能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okscent 其实,我是一个编辑。

博文

出版专栏(9):隧道尽头的光 精选

已有 6460 次阅读 2009-7-10 13:31 |个人分类:开卷有益|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干细胞, 医疗, 科技出版

(本文发表于《科学新闻》2009年第十三期)
 
三年前儿子在一家医院做手术,第一次不太成功,不得不在半年后又做了一次。那段时间我们很受打击,儿子被推进手术室前的那种眼神我至今不忘。医院自称做这类手术的成功率可达90%,而实际上根本做不到。这家医院拥有数位院士和名医,论著颇丰,但对患者而言,那些所谓的成果似乎并不总能使某一次具体的治疗获益。之后我总在想,为什么那些最新的技术,最好的药品,总是离我们如此遥远?我们什么时候才能不再像一个试验品,而是受益者。
 
科学的每一寸进步都让大众看到了新的希望,但要真正造福大众,又总有很长的路要走。就像干细胞研究,它一直是新闻的主角,备受关注,它让很多疾病有了治愈的可能性。但是,这一切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发生呢?
 
Elsevier公司今年6月出版了《精编干细胞生物学》(Essentials of Stem Cell Biology)的第二版,和前一版只隔了3年,内容却增加了100页,可见进展之快。我注意到它的前面特别加入一节“干细胞研究的临床转化”。无独有偶,干细胞也登上了6月26日《科学》杂志的封面,专辑导言部分的标题就叫“迈向临床”(Steps to the Clinic)。
 
为什么“临床”二字成了当今干细胞话题的焦点,这莫不是反映了大众的期望。就像上述书中所言:“无关乎好奇心,只关乎治愈”(It’s Not About Curiosity, It’s About Cures)。人们最需要的不是学术论文里漂亮的实验结果,而是实用效果。大家想知道,它何时才能在治疗中普及,让更多的病人不在苦苦等待。遗憾的是,几乎所有的回答都是含含糊糊。
 
《科学》杂志总编辑布鲁斯•艾伯茨(Bruce Alberts)在《精编干细胞生物学》的前言中写道:“就我个人而言,每当听到描述干细胞研究所带来的明确的益处的宣传时,特别是那些将益处与时间表关联起来的宣传,我都会感觉不安。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源自干细胞研究的知识终将为人类的健康带来巨大的益处,但这种益处是不可预知的。”
 
曾任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院长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Magnuson医学中心院长的Stephen Schimpff教授编写的《医疗大趋势——明日医学》(The Future of Medicine: Megatrends in Medicine)是全球第一本系统介绍未来医疗的通俗读物,出版后很受欢迎,中文版也于最近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了。这本书在讲到干细胞和再生医学时,也特别指出,干细胞应用于治疗尚存在很多未解决的问题,可能还需要很多年的努力。
 
再看看国内给出的权威回答。中国科学院刚刚发布的《创新2050:科学技术与中国的未来》战略研究系列报告由18个重要领域的“路线图”组成,其中的《中国至2050年人口健康科技发展路线图》里专门有“再生医学”一章。按照其中的规划,实现干细胞的广泛应用以及实现再生医学在有限范围的临床应用,要等到2021~2030年。看来,我们还要有耐心。
 
前文提到的那本《精编干细胞生物学》是早些年出版的大型工具书《干细胞手册》的精简版。扮演超人的演员Christopher Reeve当时患有脊髓损伤已经9年,他受邀特别为该书写了“患者的倡议”一节。他说:“我每天早上仍然会从自己完全健健康康的梦中醒来,然后再调整自己回到已经残疾的现实中。”他抒发了对干细胞技术解决疾病的渴望,还抨击了当时布什政府阻止干细胞研究的政策。
 
可能是考虑到内容过时,该书的第二版将这一篇删去了,但以Christopher Reeve为代表的病人们的渴望不会死,就像他写道的:“我相信科学家们的研究正有序地进行,更多的资金会投入到这方面来, 隧道那头的光会一天比一天明亮。”
 
类似干细胞这样的许许多多新技术都像是隧道尽头的光,让我们隐隐约约看到光明的前景。我们盯着那个光点,愿它快快变大,成为带来新鲜空气和勃勃生机的出口。


https://m.sciencenet.cn/blog-5406-242849.html

上一篇:出版专栏(8):科学表达的形式美
下一篇:出版专栏(10):传递知识与快乐

0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04: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