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强民锐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国强民锐

博文

“第一桶金Vs第一只母鸡”

已有 2743 次阅读 2009-2-17 00:20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第一桶金, 挣钱, 备胎

许多年轻人现在满脑子都在想的“第一桶金”的事情,与其将目标放在第一桶金上,不如先放在“第一只母鸡”.

  首先某艺人说过,她在SARS最严重时前往香港买了几栋楼,几年后数倍脱手……像这种消息,我们事后都觉得,哇,好羡慕喔,早知道我也要这样买!但,当SARS发生的时候,你在当下,做得出那样的决定吗?

  第一桶金的观念实在太“暴力”了,让年轻人做一些不符合自己性格的梦想。年轻人不一定要赚“第一桶金”,尤其经济不好的此时,大家还是趁机来养“第一只母鸡”.所谓“第一只母鸡”,就是一个成功的小事业、小金矿,在上班之余制作,成本低廉。

  第一桶金只是一个无法达成的梦想

  听过了这么多懂得“机会致富”的故事以后,现在,“机会”终于再次来了!美国次贷及全球连动债影响的金融风暴与景气低迷,全球各国无一幸免,这时候,真的想赚大钱的人,是不是都应该跃跃欲试,观望着入场的好时机?你有在看标的吗?没钱?应该借钱吧!除非人类毁灭,不然这是五十年来最显然的低点,如果拉大三十年来看,现在投资什么,三十年后很有可能都是几倍的回收!但,大部分的上班族,并没有这个胆子来赚这个显然的“第一桶金”,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手上也没有闲钱,又无法接受高度的财务杠杆,所以现在低迷经济几乎无法“逢低进场”,所谓的“第一桶金”,只是在心里一个永远无法达成的梦想而已。

  第一桶金的观念实在太“暴力”了,让年轻人做一些不符合自己性格的梦想。“逢低进场”是对的,只是不见得得拿“钱”去换“房子”或“股票”,也有其它的“进场”方式。这种“进场”方式,不是要投资什么,而是“站出来”,创出自己的事业。难道,年轻人的大脑只能分析一大堆以后,决定“涨”或“跌”两种方向?而不能照着自己的兴趣,创造、建立一个自己的事业吗?所以,年轻人不一定要赚“第一桶金”,尤其经济不好的此时,大家还是趁机来养“第一只母鸡”.

  这母鸡会下金蛋,不多,一点点,但足够自给自足,让它自己自行运作(这个“自”不是个人,而是那一只母鸡),比如说,来做一个月入2000元、靠广告收入的中型博客,或一个月入3000元的网拍商店,虽然很小,但是它可以生生不息地为你挣钱,平时当个备胎,孵育一颗种子,等待经济复苏。

         自己养成“第一只母鸡”

  这种“母鸡”的概念,年轻人反而不重视,经济好的时候,大家觉得“第一只母鸡”太小了,要赚就来赚“第一桶金”!不是“0”,就是“100万”,但若风险没控制好,有可能落得血本无归、被打在地上爬不起来,重要的是,假设你真的得到了第一桶金了,应该也不够到马上退休的能力,第二桶还不知在哪里?说不定你曾经赚到第一桶金,现在全部都换成股票,在经济不景气时刻,已到手的第一桶金已经只剩一桶石头。前方的新路在哪里,还诡谲莫辨……

  而经济差的时候,大家又不敢奢望任何工作以外的事,大家把“饭碗”反而抱得特别紧,好像看到淹水,死抱自己的家当,到高点避难,没有打算另外建一艘小船、去找另一个小岛?水会不会淹再高,谁都无法保证,有一天世界价值只剩下金块,就算你爬得再高,也会灭顶,现在保持不动,看起来不会立即损失积蓄,损失的却是自己的“机会成本”,青春一去不回,能承担风险的青春日子所剩不多。其实,景气无论变差或变好,都不要花太多时间,让你跳出来,找寻新的小岛!

  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创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特别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因为大家都处于观望的状态,好朋友一拉,互相取暖,互相奋斗,特别有信心。刚好找不到志同的伙伴的也别灰心,因为,这时候亦是加强自己的好机会。我还认为,最大的成本,就是时间的浪费,所以必须马上做下去。

  就算不找伙伴,也可以做第一只母鸡。第一桶金得靠别人的帮忙,但“第一只母鸡”,可以自己养成!



https://m.sciencenet.cn/blog-54514-215459.html

上一篇:中国经济危机六大征兆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0: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