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y201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xxy2011

博文

读《数字化生存》有感

已有 3425 次阅读 2014-11-5 20:54 |个人分类:学习笔记|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数字化生存

读《数字化生存》有感

by HE TJ

第一次看到《数字化生存》这本书,拿起来读了一小部分,感觉像是一个故事,是针对未来的一些描写,兴趣马上就来了。可是当我把悖论前言这一系列看完,正式看正文的时候,发现这本书并不是那么好读的,因为这根本就是一部拼凑起来的书嘛。上下文之前可以说完全没有逻辑联系,对我这种喜欢情节的人来说,想要真正的读好这本书,的确有点难,因为这书完全不是我喜欢的风格。无奈,既然选择读了,就继续吧。于是我硬着头皮每天只看20分钟,我怕看多了非但记不住反而造成对这部书的反感那就划不来了。

书中主要描写的是1996年以后的生活,将会变成一个数字化成为主导的社会,所以有人也称书的作者尼葛洛庞帝为预言家,也有人说是空想家。可是从近几十年来的发展来看,《数字化生存》这部书中的很多已经实现了。光纤逐步代替了电缆,信息高速公路已经算是建成,里面的一切貌似都已经称为了现实,于是这部书就由空想变成了预言。然而你最近又听说庞帝先生开始有了一种反对数字化生存的观点,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要是真的我们倒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伟大的科学家都是在年轻的时候做出很大的贡献和发现,等到年纪大了,又开始怀疑自己年轻时候的成就,并且自己站出来反对自己的观点。伟大的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似乎都是这样的。

这本书总共分为三大部分,我主要阅读的是第一部分。里面有很多经典的小版块,其中最令我思考的就是“少就是多”和“把十万比特压缩为以比特”。一开始庞帝先生就用比特指代数字化,而用原子指代物质化。有同学问过我,你可曾想过,作者为什么要用比特和原子?我的观点就是比特和原子分别是组成物质和数据的最小单位。也就是说,想要组成一个物质,只需要最小单位原子就行,而想要组成一组数据,最小的单位就是比特。

少就是多

书中有一个小板块,标题是“少就是多,大致意思:人们在追求物质的时候,总是希望他的功能越强大越好,自己所拥有的越多越好。可是当你发现你去利用那么多的功能的时候,有很多是你根本就用不到的,或者说那些功能根本就是与你无关的,你白白占着那些功能有啥用呢?你还不如舍弃那些你用不到的,留下那些你需要的,最后就会提高你的使用效率。

然而针对这贪婪的人来说,谁愿意把原本在自己手里的东西就这样丢弃呢?很多人都会想到这样的一个问题:我现在用不到不代表我以后也用不到啊!于是宁可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在这个没有价值的东西上面,也不愿舍弃,等到要用的时候在去获取。《圣经》里有一句话“不可贪婪”。这是上帝警告他的子民的。贪婪可以引发一系列的罪,从而使人类远离上帝的天国,走向灭亡的地狱。可是人却改不了这个陋习,有了想更多,多了就存起来。真搞不懂,你留下自己够用的就行了,你要那么多干嘛呢?整天提心吊胆的担心自己原有的会不会失去,本属于自己的会不会属于别人,累不累啊?虽然我也是贪婪的,但是我的贪婪只是不用太多,用了还有一点点剩余就行。拥有再多,只要没有作用在自己身上,一切都是白搭。

把十万比特压缩成一比特

一看到这个标题,我就在想,这怎么可能呢?现在的压缩水平已经有这么高了?一般矩阵压缩主要是针对:对称矩阵,三角矩阵和稀疏矩阵而言的,对称矩阵的压缩率也只有50%-60%,三角矩阵与之相差不大,稀疏矩阵有可能比这个小,但是把100000压缩为1,这也太夸张了。后来看完才知道,其实真的一点都不夸张。因为这样的压缩是在一个信息高度对称或者说信息水平高度平衡的环境下产生的。简单的说就是对于一个两个人都知道的一件事情,在别人交谈的时候,两个人之间只要一个简单的眼神,一个微笑,一声咳嗽,就可以把这个事情在彼此之间相互传递。在这个传递的过程中,恐怕使用的信息还没有这一件事信息量的十万分之一。但是你要想对一个完全不知道这件事情的人来讲述这件事情,花费的信息量恐怕是刚才的好几十万倍,而且也就那样你也不一定能够讲到与刚才用一比特传输的信息那么准确,完整。这就是将十万比特压缩为一比特。这引起了我的一点思考,原本在这样一个信息高速公路十分畅通的时代,我们的信息应该是相差不会太大的,可是为什么我们却做不到将十万比特压缩为一比特?我突然想起经济学中常用的一个词“信息封闭”!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人人面对信息都是公平的,但是由于个人的原因或者信息工具的原因,使得我们对信息的获取出现了一定的差距,相对与那些获取信息能力较强的人,那些信息获取能力较弱的人就是处于一个信息封闭状态。另外一种信息封闭是由于信息的发布者不愿意让众多的人知道,而大多数人也就想着你既然不想让我知道我也就不去知道,于是那些想要知道的人知道了,同样形成了信息封闭。于是在信息传递的过程就出现了你需要花费很多的比特去传递一个很简单的信息。

另外一个造成这个压缩阻碍的原因就是人的价值观不同,所关注的领域不同,导致在不同领域下的人拥有的信息在同一块里是相同的,但是到了别的领域,信息差距就太大了,这是根本原因。

其实书中几乎每一个经典的故事都可以让一个愿意思考的人相处很多现实问题。很不巧我喜欢将自己的思维放开,去想那些别人不想的东西,去思考那些别人不敢想的事情,这样我很快乐。




https://m.sciencenet.cn/blog-545920-841413.html

上一篇:《第五项修炼》系统基础模型再解析
下一篇:《论教育场中的技术》读书笔记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01: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