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y201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xxy2011

博文

数字化生活

已有 4384 次阅读 2014-11-13 17:02 |个人分类:学习笔记|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生存, 数学化

数字化生活

By XIE CS

《数字化生存》作者尼葛洛庞帝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兼媒体实验室主任,同时也是数字化生活方式杂志《连线》的资深专栏作家。全书三个部分彼此独立又彼此联系,内容充满着作者丰富的想象力,读起来有趣又很有启发。

比特的时代:比特时代将成为一大趋势,弥补了原子时代缺点。原子时代即为物质时代,实实在在的物体需要经过人工的运送才能够送达目的地,比如一瓶国外的矿泉水需要翻山越岭才能到达需要的国家,所费人力物力不少;而比特时代是信息高速传播的时代,“比特没有颜色、尺寸或重量,能以光速传播。”作者指出目前为止不是所有的信息或物体都能以比特的形式,但是提出了以后一些物质产品也能作为比特的形式快速传播。在21世纪,3D打印等技术为这一愿景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人性化界面:“电脑将变得更像人”,未来,今天我们所谓的“代理人界面”将崛起成为电脑和人类相互交谈的主要方式。在空间和时间的某些特定位置上,原子可以转换成比特,比特也可以转换成原子。在电脑绘图方面,希望电脑能够了解人的绘图意识,知道使用者想画什么样的图形以至于不会因为使用者画歪了而改变要画的图形,而且消除锯齿图也是必然的趋势。

第三部分数字化生活,分为:后信息时代、黄金时段就是我的时段、便捷的联系、从游戏中学、无所不在的万事通、新电子表现主义、总结。

后信息时代。我们生活的时代可分为三个阶段:工业时代、信息时代和后信息时代。工业时代即机器化大生产的时代,是创造物质的时代;信息时代是电脑的时代,是传播的时代;后信息时代是极端个人化的时代,即所有数字化的产品都为个人量身定做。我们现在应该处于的是后信息时代,因为现在的数字化产品都可以量身定做,按个人需求来设置。

黄金时段就是我的时段。大家不会再为黄金时段的电视节目而调整自己的作息或生活的时间,比如要在晚上六点之前把晚饭吃完,这样就不会耽误观看晚间六点的黄金节目。人们可以随心所欲的观看自己喜欢的节目在任意的时间,自己来支配看节目的时间,不再受电视节目固定时间点的限制。在这一点上,电脑比电视走的更远了一步,电脑的发展势必会超过电视的发展。

便捷的联系。电子邮件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可以自己选择不忙碌的时间来处理邮件,完成了异步通信的功能。但此时由于电子邮件的盛行势必会带来一些网络礼仪的问题,邮件的简洁明了是邮件的灵魂,没有简介明了的用词,网络的礼仪就不复存在了。同时作者还指出传真是人类的一大灾难,这个灾难使数字化的发展倒退了一大步。

从游戏中学。与教育有关,倡导学生和老师能够运用从游戏中学习的方式来获得更多的知识,同时作者也不反对那些玩游戏的学生,作者认为玩游戏可以开发学生的大脑,提升组织策略和逻辑思考的能力。

无所不在的万事通。作者希望每件物品均能放射信号,这样来表明自己的信息,这样他们的主人不用再为他们丢失了而发愁,因为它们可以自己指示自己的位置。同时电脑人格化也是一大趋势,每个人都可以为自己的电脑设置人格来与它交流,使原来冰冷的机器变得人性化。

新电子表现主义。把电子和艺术联系起来,充分利用电子的优势,来使艺术更加完美,更加多样化。

最后作者总结了数字化生存的四个特点即:分散权利、全球化、追求和谐、赋予力量。数字化生活使原本一言九鼎的管理者的权利逐级分散,拉近了全球各地的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信息达到了共享,使原本竞争无来往的公司开始合作,赋予了人们更多本没有的能力来了解和主导生活。

第三部分的内容展现了一个囊括各方面的数字化的生活,数字化生活便捷了人们的生活,提高生活效率,提升了生活的质量。

整文观点庞杂,很多点到为止,其实每一个观点都可以展开成一篇使人为之振奋的文章。所以作者向该时代的人们展现了一个宏观的愿景,指出数字化生活可以有效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但如何实现这个愿景和具体怎么做是需要技术人员和更多的科学家来实现的。




https://m.sciencenet.cn/blog-545920-843186.html

上一篇:《数字化生存》读后感
下一篇:读《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01: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