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y201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xxy2011

博文

《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一个建构主义者的视角》阅读分享

已有 4961 次阅读 2014-12-30 22:24 |个人分类:学习笔记|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乔纳森, 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

《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一个建构主义者的视角》阅读分享

By SONG TT

l  作者简历

戴维·乔纳森(David H.Jonassen),美国教学设计领域著名专家,2012年12月2日因肺癌在位于密苏里哥伦比亚的家中仙逝,终年65岁。生前就职于密苏里大学信息科学和学习技术学院问题解决研究中心主任。

教育经历:

1970特拉华大学理学学士

1972特拉华大学教育学硕士

1976坦普尔大学教育媒体与教育心理学博士学位

1977-1985北卡罗来纳大学博士后

主要著作:

《学习解决复杂的科学问题》(Learning to Solve ComplexScientific Problems,2007)

《借助技术的有意义学习》(Meaningful Learningwith Technology, 3rd Edition. David H. Jonassen, Jane Howland, Rose M. Marra,and David Crismond. Jun 11, 2007)

《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2004)

《学会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指南》(2004)

《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一个建构主义者的观点》(2003)

《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2000)

l  著作主要内容

1、什么是有意义的学习(高阶学习)

2、问题解决是有意义的学习

3、从互联网学习:通过探究从信息中获得知识

4、在互联网上构建技术支持的学习共同体

5、用技术来进行可视化学习:用录像记录现实

6、用超媒体建构现实中学习

7、在探索微世界与虚拟现实中学习

8、在基于问题的学习环境中学习

9、评估基于技术的建构性学习和问题解决

l  什么是有意义的学习

学习的41个定义(此处给出13个):

学习是概念的转变

学习是境脉的变化

学习是活动

学习分布在共同体中间

学习是根据环境给养调适感知

学习是混沌

学习是大脑的生化活动

学习相对持久的行为变化

学习是信息加工

学习是记忆与回忆

学习是社会协商

学习是思维技能

学习是知识建构

有意义学习的5个属性:

 

   有意义学习与高阶学习是同义的!高阶学习是学习者运用高阶能力,特别是高阶思维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那么,在教学实践中,要考察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是否得到发展,就要看是否发生了高阶学习。高阶学习主要包含有意义学习的五个属性。高阶学习强调提供能使学习者感到需要、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负责、有主人翁感和积极参与的学习活动。学习者必须阐释和反思他们的活动,在先前的知识的基础上,整合新观点,建构新知识。学习活动是有目标导向的,学习者积极地、执着地要达成某种高阶的、复杂的认知目标时,会做更多的思考和努力,反思自己的进步情况、调节学习策略等。高阶学习的任务是复杂性的和情境化的,使学习者解决复杂的、劣构的问题,发展高阶思维。在高阶学习中,学习者习惯于在学习共同体和知识共同体中学习,从中发挥、利用各自的技能。高阶学习的五大特性是相互作用的和相互依存的,是协同的、共生的,融合各种特性的学习活动,更能产生有意义的学习效果。

l  技术如何促进学习

技术作为支撑知识建构的工具:

1、表征学习者的观点、理解、和信仰

2、帮助学习者制造结构化的多媒体知识库

技术作为探索知识的信息工具支撑学习者在建构中学习:

1、访取需要的信息

2、比较观点、信仰和世界观

技术作为背景支撑做中学:

1、描述、模拟有意义的真实世界的问题、情景和情境

2、出现他人的信仰、观点、意见和故事

3、定义一个安全的、可控的问题空间给学生思考

技术作为社会中介支撑在对话中学习:

1、与他人合作

2、在共同体的成员中讨论、辩论并达成一致意见

3、支撑知识建构共同体之间的对话

技术作为智能伙伴支撑在反思中学习:

1、帮助学习者清楚地表达并呈现他们所知道的

2、反思他们学会的以及他们是怎样学会的

3、支撑学习者对意义的个人表述

4、支撑用心思考

   从第三章开始,作者为读者展示了一个又一个新技术环境下的新方法,实际上也是对上述观点的阐释,希望利用者能高效利用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获得自己独立的判断和结论,最终为自己的生存发展服务。

l  当技术帮助学习者参与以下活动时有意义的学习就会发生——

知识建构而不是重现

对话而不是接受

清楚地表述而不是复述

协作而不是竞争

反思而不是指令

l  问题解决是有意义的学习

什么在驱动学习?

最能驱动学习的莫过于学习者参与的任务和活动的性质了。正是学生所从事的任务的性质决定了他们所完成的学习的性质,为了使学生有意义地学习,我们必须使他们参与有意义的任务或活动,即主动的、建构的、有意图的、真实的和合作的。

有意义的任务具备的最一致的特点就是需要人们去解决问题,并且在正规教育场境中,问题解决也可以作为一种最有意义的学习活动。

学习的未来:学会解决问题

良构问题和劣构问题

l  问题解决的类型

技巧/策略的绩效

案例/系统分析问题

设计问题

两难问题

概括

逻辑问题

算法问题

故事问题

规则应用问题

决策问题

故障排除问题

诊断解决问题

l  用技术解决问题:

信息查询:

  为了从找到的信息中学习,学生必须有目的地寻找那些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信息。这需要四个步骤:计划、运用策略查询信息、评价、用三角分析法

给任务或内容建模:

   为了理解某个事物,人们会建构一个关于该事物的心智模型。心智模型是对一个领域或现象所涉及的各种知识的心智表征。借助技术构建某个现象或领域的模型可以有助于对该现象或领域心智模型的构建。构建某些真实世界现象的模型是科学思维的核心,它需要多种心智活动。

   乔纳森曾经描述过几种用于知识建模的工具,包括数据库、语义网络、电子表格、专家系统、系统建模工具、超媒体、可视化工具和微世界。

决策:

   典型的决策问题需要问题解决者基于一套标准从一组备选方案中选出一个选项。决策者必须从一组备选方案中做出选择,每一个备选方案中都有一个或几个结果。

   技术也可以帮助决策。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出,技术可以用来为决策的情境建模。这些模型可用来测试对不同选择结果的预期。技术也可以用于收集和表述关于决策的不同观点。

设计:

   设计问题通常是我们遇到过的最复杂和最结构不良的一种问题类型。 为什么他们的结构不良程度如此之高?因为,对于大多数的设计问题,我们不能确定它的目标是什么,更不用说解决方案了。另一个原因是,来自世界的反馈总是有限的或滞后的。本书涉及的每种技术都可以使学生参与设计问题的解决。不论学生是拍摄一段录像或设计一个网页或多媒体程序,他们都需要进行设计。

用技术来促进学习时,每一种技术都不是孤立的,学习过程中往往牵扯到多种技术的综合运用。比如,在网络上构建学习共同体、用技术来进行可视化学习(录像)、运用超媒体、在虚拟现实中学习。

具体实例:密友项目,认知弹性超文本(认知灵活理论中的一部分)

l  量规

有效量规的特征:

1.一个有效的量规需要包括所有重要的元素。

2.一个有效的量规中,每个元素都是单一维度的。

3.一个有效的量规,他的评估等级是有区别的,易理解和描述性的。

4.一个有效的量规可以与学生和家长进行清晰的交流。

5.一个有效的量规提供了关于表现的多方面的丰富信息并避免给出做作的总分。




https://m.sciencenet.cn/blog-545920-855135.html

上一篇: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
下一篇:MOOC学习感悟系列(1):《身边的营养学》

1 王林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9: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