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y201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xxy2011

博文

MOOC学​习感悟系列(15):《唐诗经典》

已有 2857 次阅读 2015-1-5 10:20 |个人分类:学习笔记|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唐诗经典》

MOOC习感悟系列(15):《唐诗经典》

By WANG XY

一、课程简介

平台:中国大学MOOC

主讲人:浙江大学——胡可先、陶然

时间:2014年9月1日——12月25日

该课程分为十个专题。每个专题由“课程视频”、“学术对话”、“延伸探索”、“练习题”四个部分构成。课程视频为课程核心部分,学术对话是课程的多元互动部分,延伸探索和练习题为课程实践部分。

——课程视频:每一讲设立一个专题,其课程视频按照知识点被拆分成多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每段视频约10分钟左右。

——学术对话:是安排在每一主题后讲教师之间的对话,重在课程内容的延伸和拓展,帮助学生加深感受,把握重点,理解难点,促使学生独立思考。

——延伸探索:主要在论坛上进行,鼓励学生们在论坛中展开自己的思辨和对问题的学术探索,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教师与助教尽量全面地回答论坛上学生提出的问题。

——练习题:属于过程训练的实践范畴,以在线练习为主,需要学生登录网站选择相应的题目完成作业,目的是对于教学过程的强化与检验,也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练习题完成后,方可进入下一主题的学习。

二、学习感受

课程的选择完全是根据个人兴趣,学习感受将从课程内容、学习形式、网站设计这几个方面展开。

1.课程内容

首先,课程的价值体现在内容上。从内容的选择来看,该课程主要选取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经典的代表——唐诗为研读对象,重点关注经典名篇如《黄鹤楼》、《将进酒》、《丽人行》与《长恨歌》等,经典名著如《唐诗三百首》、《唐诗品汇》等,经典名家如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等。这些内容体现了经典的美丽,可谓是唐诗中的瑰宝。内容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实践性、多元化、启发性。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在知识方面对唐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比如:“酒”这个意象,它在唐诗中可以称作“杜康”、“青州从事”、“琥珀”、“夜光杯”等等,从这里我明白了学习可以是多层次、多角度的。再比如:原来温庭筠的《新添声杨柳枝辞》是诗词交融与演变方面的典型个案,因为晚唐诗词界限的模糊性,被后人误读为乐府词。

2.学习形式

课程形式决定了学习形式。课程形式的核心为线上讲授和线下讨论两种,采取多层面和多元化的表现方式。线上讲授由主讲教师担任,每周集中讲授一个问题,且化解为多个知识点,约分五至六段视频呈现,每一主题的最后以学术对话的方式进行总结、延伸和拓展。线下讨论采取问题辩论、主题展示、课程作业、读书报告等多种形式。教学方法采取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教师、助教和学生有效对接。

这种自由的学习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我的学习,使我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来调整如何学习、何时学习。但是这种非正式的学习除非是有很浓厚的兴趣和自制力,不然是很难坚持下来的。

本课程的线上学习,前五个主题是胡讲授讲的,后五个主题是陶教授讲的。给我的感受是:两者的讲授都是在灌输知识,学习者只要好好听讲就可以,实际上是将传统课堂搬到了网络。对于线下的讨论部分,学习者大多数是为了评分的要求,缺乏的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的真正互动。

如图,是关于一个讨论题的回复:

 

从这方面,我们没看到任何的回复与互动。

3.课程界面设计

 

课程界面由以上几个部分组成,通过课程简介可以了解到授课内容及讲课方式,里面有关于预备知识的介绍,学习者可以由此判断适不适合自己。或者也可以通过评论部分了解。

关于笔记部分,我感觉没有设置的必要,因为课件部分有所有的电子版资料,而且笔记的利用效果并不好,“全部”里显示有34条记录,但是具体到每周,点开却没有相关链接,可能是因为后台管理的失误。

相关课程部分,个人感觉比较贴心,根据相同偏好很容易找到喜欢课程。

总之,唐诗经典的学习设置类似传统课堂,趣味性不够,主要都是老师讲授,不过里面的交互环节基本上可以检测学生是否听课;测试环节有五次提交机会,给了学习者更多的机会;作业互评环节也比较好,学生可以相互学习进步。但是避免不了的是作业的抄袭。

 




https://m.sciencenet.cn/blog-545920-856581.html

上一篇:MOOC学​习感悟系列(14):《看电影学英语》
下一篇:MOOC学​习感悟系列(16):《身边的营养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4: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