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岛探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李建立 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博文

蛇岛拾零——蛇岛日记 精选

已有 6258 次阅读 2008-12-30 19:16 |个人分类:科普集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2008102

早上从南尖子回来吃完早饭以后向四沟出发,今天山上的蛇出来的虽然不是最多但也不算少,大多数的草丛中的孤树上都有蛇,有的多达56条。有很多两三条蛇伏在一起的,蛇岛这个季节正是蝮蛇的交尾时期,但今天还没有看见有真正交尾的。有些蛇伏在一起并不是为了寻求配偶,因为有些是同一性别的也伏在一起,还偶有大蛇上伏着小蛇,很像一个慈祥的老妈妈背着自己的孩子,出来狩猎很有亲和力。在这些伏在一起的蛇当中,当然最主要的因素是雌雄相遇交尾繁育后代;次要因素是较好的地理位置是它们的共同选择而走到一起的;第三个因素是它们伏在一起可以相互调节体温,共同躲避高温酷暑的互助行为。

蛇岛上的蝮蛇经常几条十几条聚集在一棵树上捕食,除了是蛇选择捕食场所的偶合外,还有捕食合作提高捕食成功率,我曾见到一只鸟落到树枝上被一条蛇捕咬惊飞后,又被在另一个树枝上的蝮蛇腾空捕到,这可否算是捕食合作呢?聚在一起捕食也有助于提高捕食的成功率。

在越过三沟时,见到很多地方的乔灌木及草丛都被一种叫粉葛藤的植物所占领,大片的树林被这种藤本植物厚厚的覆盖着,被覆盖的树木得不到光合作用将逐渐枯死,那里连小鸟都很少降落,蛇也就自然没有生存的机会了。前两年我们试图用人工改造一下粉葛藤的群落,在三沟选一块样地,将葛藤用人工割掉,暂时好像取得了一点生态效益,林子敞亮通气了许多,鸟和蛇也能见到了。可是没过多久这种植物很快在割断的根茎处长出更多幼藤,这些幼藤开始匍匐生长,节间生根,生长奇快,遇到树就往上爬,没过多久就又被其占领了,而且比原来更加繁茂,看来人为干预很难有好的生态效果,甚至会造成局部的生态环境的恶化。

在密林深处见到几条很瘦的小蛇,脊椎骨都显露出来了,它们一定是去年秋季母亲在这个地方把它们降生下来的,这个鬼地方连昆虫都很少,更没有它们能吃的鸟了,真是生错了地方生不逢时呀!如果今年秋季它们再吃不到食物就很难活到明年了,自然界就是这样适者生存。

在爬行动物当中,我们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它们将幼崽或是蛋一生下来,就不管它们的孩子将来会怎么样。后来,科学家们发现一些幼小恐龙化石的牙齿有明显的磨损痕迹,这表明它已经开始吃东西了。但是这些幼龙的四肢却还没有发育完全,显然还未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爬行。这似乎可以说幼龙是在巢中由父母来养育的。分析恐龙足迹化石表明,它们常列队外出,大恐龙在两侧,小恐龙在队列中间,如同今天我们看到的象群。于是科学家给这种恐龙起了一个很有人情味的名字,慈母龙。看来爬行动物并非都是“冷血动物”呀。

在现今世界上任何爬行动物都没有表现出这样的爱心。鳄鱼算是做得最好的,也不过就是用嘴巴含起刚出壳的小鳄鱼,把它们带到水边,就算完成任务了,至于小鳄鱼会不会游水,能不能捕食,它可不管。

可喜的是20033月份的《分子生态学》杂志上报告说,栖息在澳洲东南部岩石地带的黑岩蜥Egernia saxatilis,它们具有经营核心家庭式生活方式,一对夫妇、几个孩子、阳光下的一块空地,还有作为早餐的丰盛多汁的虫子——多么美好的生活啊!

虽然一些蟒蛇和个体较大的蛇如黑眉锦蛇、棕黑锦蛇等都有孵卵行为,当幼蛇孵出后就不再进母亲的义务,小蛇出来后各奔东西,自生自灭。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蛇类真正意义“亲子行为”的报道,我们多么希望蛇岛上的蝮蛇也能够象黑岩蜥那样照顾好自己的孩子。

秋天的四沟,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喧闹,所有的黄嘴白鹭和黑尾鸥都已经飞走了,这里变得静悄悄,只有在悬崖上、树干上留下厚厚的白色粪便才能让人们相信这里曾经是一个何等喧闹的鸟的乐园。我相信明年的春天它们还会携妻带子来到这里繁衍后代。

四沟的乔木林比较多,栾树的叶子已经掉光了,光秃秃的树干裸露在丛林中。叶底珠的叶子都已经发黄了,在阳光下呈金黄色闪闪发光,枫树的叶子由黄变红,格外耀眼。只有小叶朴的树叶还是那样绿。这些秋天的景色交织在一起格外壮观,真有一点“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景色。









博物之旅
https://m.sciencenet.cn/blog-5480-207741.html

上一篇:蛇为什么要择水而栖?——蛇岛日记
下一篇:蛇岛上的鸟怎么少了?——蛇岛日记

3 陈绥阳 杨秀海 迟菲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09: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