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岛探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李建立 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博文

《晏子春秋》中的蛇

已有 5341 次阅读 2008-11-3 15:35 |个人分类:科普集錦|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晏婴是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战国时期,有人根据他的言行,编成《晏子春秋》一书。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记载了齐景公出猎,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所谓不祥也”。晏子对曰:“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

    晏子认为一个国家有三种不祥,见虎、见蛇都不在其中。国家的第一个不祥是有贤能之士而国君不知道,第二个不祥是知道了谁是贤能之士而不能用他,第三个不祥是虽用了他却不任命、信任他。而山是虎的天地,泽是蛇的家园。上山下泽见到了虎、蛇,就是到虎和蛇的住处去看到了它们,又有什么不祥呢。

    晏子是一位明智、务实的政治家,他明白国家的不祥主要是由人造成的。他重视人的作用,懂得贤能之士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不能任用、任命和信任贤能是不祥,而这样的不祥是国君或上层统治者造成的。国家的不祥与虎、蛇无关,根源在人。用了贤能,应该是国之大幸。



https://m.sciencenet.cn/blog-5480-45273.html

上一篇:韩非子笔下的蛇
下一篇:蛇岛日记2008—1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11: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