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scie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scien

博文

为了什么而奋斗?

已有 2858 次阅读 2011-6-6 23:11 |个人分类:感悟|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style

当时很喜欢奋斗这部电视剧,因此写博文的时候脑海就浮现出了这个词来。

最近看了不少有关人生的东东,比如哈佛幸福课、比如一些励志的书和演讲,还有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还有一些有关国家有关社会的东西。就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自己之前的二十余年,家长、学校、老师的教育几乎是清一色的上进,学习,做事,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只有所谓的思想政治课,这个的效果,我说,大家都懂的。倒是一些经典文章会起一些潜移默化的作用。

自从自己这些天来集中学习这些有关人、有关社会的知识,时不时感到心潮澎湃,总想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无奈文笔太差,总是力不从心。这几天又到了敏感日子,想到我们国家的现状,觉得我们做一个个的公民,就像李承鹏说的,都是国家的一个十三亿分之一股东,对于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一切,是有责任努力去改变的,就算自己不能改变大环境,也要做好自己,影响周围的人。根据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指数原则,总有一天,这个影响会发散出去,至少总比自己落井下石要好。

首先做为一个医生,首先要医术精湛,这是立足之基,也是对社会的基本贡献,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谈别的事情。

其次,医院也还凑合,也有那么一点点教学(这些孩子的素质真的蛮高的),有机会去影响祖国医药界未来的希望和一些来自基层的进修医师,做好教学工作,大家共同提高,努力增加整个群体的学术气氛和学术意识,促进我们未来的优秀医师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希望十年之后,我们的环境能好起来,让某些个别医师回到自己医院后能够时多分析一些,基层医疗水平提高一些,不要总让人说我们黑心、只会开药。

另外,在中国公立医院做医生,科研是不能回避的话题,自己从小也是喜欢科学的,总是很感兴趣的看很多物理、化学、生物的书,尤其喜欢十万个为什么系列,当时好羡慕同学有一整套十万个为什么,有一整套百科全书,每次去翻这些书都爱不释手。因此,做科研其实我也不讨厌。而且科研是为整个人类的知识库增加内容,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只是临床医师做科研,真的是有太多的不易,一言难尽。不管怎样,既然路就在这里,便只有风雨兼程。

人与人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的,现在患者也不易,没事谁愿意来医院呢,态度好一些,多为对方着想,用心诊治,善待患者及家属,他们也是会理解医生的,至少我遇到的绝大多数患者都是通情达理的。努力从每一次诊治过程中传达医药卫生界的正面形象,他们再次看病时也会多理解我们一些,双方态度都好起来才能形成良好的沟通。我们的环境也会逐渐好起来的。

至于参政议政,还很遥远,先把手头的事做好吧。希望十年过后,回首往事的时候,能够觉得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就知足了。

虽然自己离上面说的这些理想还差很远,我会为这些去努力的。就要三十而立了,没有个方向怎么行。



https://m.sciencenet.cn/blog-548831-452402.html

上一篇:患难中见真情——患者家属的感人言行
下一篇:初遇管理

2 侯成亚 史仍飞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01: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