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大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gyuan 土壤形成与环境演变、土壤分类与参比

博文

潜育土

已有 8550 次阅读 2014-8-2 11:05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设立土壤水分状况诊断特性和与之相关的氧化还原特征、潜育特征和潜育现象等诊断特性以及潜育土等土壤类型。

一、土壤水分状况

设立了干旱半干润湿润常湿润潮湿滞水人为渍水7种土壤水分状况:

潮湿土壤水分状况是大多数年份土温>5℃时的某一时期,全部或某些土层被地下水或毛管水饱和并呈还原状态的土壤水分状况。若被水分饱和的土层因水分流动,存在溶解氧或环境不利于微生物活动,则不认为是潮湿水分状况。若地下水始终位于或接近地表(如潮汐沼地、封闭洼地),则可称为“常潮湿土壤水分状况

滞水土壤水分状况是由于地表至2m内存在缓透水黏土层或较浅处有石质接触面或地表有苔藓和枯枝落叶层,使其上部土层在大多数年份中有相当长的湿润期,或部分时间被地表水和/或上层滞水饱和,导致土层中发生氧化还原作用而产生氧化还原特征潜育特征潜育现象,或铁质水化作用使原红色土壤的颜色转黄;或由于土体层中存在一定坡降的缓透水黏土层或石质、准石质接触面,大多数年份某一时期其上部土层被地表水和/或上层滞水饱和并有一定的侧向流动,导致黏粒和/或游离氧化铁侧向淋失的土壤水分状况。

人为滞水土壤水分状况是在水耕条件下由于缓透水犁底层的存在,耕作层被灌溉水(包括雨养田中被田埂人为截留的径流水和雨水)饱和的土壤水分状况。大多数年份土温>5℃时至少有3个月时间被灌溉水饱和,并呈还原状态。耕作层和犁底层中的还原性铁锰可通过犁底层淋溶至非水分饱和心土层中氧化淀积。在地势低平地区,水稻生长季节地下水位抬高的土壤中人为渍水可能与地下水相连。

:“潮湿”的概念指某一时期土壤被地下水饱和,而“滞水”则是某一时期土壤被上层滞水饱和,不管它在某一时期是否可能与地下水相连。

干旱半干润湿润常湿润土壤水分状况的定义见61~63页。

一种土壤可有多种水分状况。如钙积/石膏/简育正常干旱土、堆垫/暗厚/钙积干润均腐土、钙积/铁质/简育干润淋溶土、灌淤干润雏形土、干旱/干润砂质新成土、干旱/干润冲积新成土、干旱正常新成土下有“斑纹”亚类,干润雏形土下有“底锈”土类,即指明同时存在半干润/干旱土壤水分状况和潮湿/滞水土壤水分状况。富铝/简育常湿富铁土、铝质常湿雏形土、简育湿润铁铝土、钙积湿润变性土、黏化湿润均腐土、富铝/黏化/简育湿润富铁土、酸性/铁质/简育湿润淋溶土、冷凉/紫色/铝质/简育湿润雏形土、湿润冲积新成土下有“斑纹”亚类,冷凉常湿雏形土、黏化/简育湿润均腐土、(铁质/简育)湿润淋溶土、冷凉/酸性/简育湿润雏形土下有“漂白”土类或亚类,富铝/简育常湿富铁土、常湿雏形土、湿润均腐土下有“滞水”土类或亚类,暗红/黄色/简育湿润铁铝土下有“水耕”亚类,即指明同时存在常湿润/湿润土壤水分状况和潮湿/滞水/人为滞水土壤水分状况。潜育土可能同时存在潮湿和滞水土壤水分状况,水耕人为土除具有人为滞水水分状况,还可能有潮湿/滞水等水分状况。当确定斑纹、底锈、漂白、滞水、水耕等土壤类型时,要有相应的土壤水分状况描述,就如确定“黏化”土壤时要有相关大形态/微形态的描述或总黏粒与细黏粒的分析数据。

二、土壤氧化-还原特征/现象

氧化还原特征是由潮湿(土壤)水分状况渍水(土壤)水分状况人为渍水(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大多数年份某一时期土壤受季节性水分饱和,发生氧化还原交替作用而形成的特征。氧化还原特征表现为:(1)有锈斑纹,或前有由脱潜而残留的不同程度的还原离铁基质;或(2)有硬质或软质铁锰凝团、结核和/或铁锰斑块或铁磐;或(3)无斑纹,但土壤结构体表面或土壤基质中占优势的润态彩度≤2;若其上、下层未受季节性水分饱和影响的土壤的基质颜色本来就较暗,即占优势润态彩度为2,则该层结构体表面或土壤基质中占优势的润态彩度应<1;或(4)还原基质按体积计<30%。

潜育特征是长期被水饱和,导致土壤发生强烈还原的特征。潜育特征表现为:(1)50%以上的土壤基质(按体积计)的颜色值为:a. 色调比7.5Y更绿或更蓝,或为无彩色(N);或b.色调为5Y,但润态明度≥4,润态彩度≤4;或c.色调为2.5Y,但润态明度≥4,润态彩度≤3;或d.色调为7.5YR~10YR,但润态明度为4~7,润态彩度≤2;或e.色调为7.5YR更红或更紫,但润态明度为4~7,润态彩度为1;和(2)在上述还原基质内外的土体中可以兼有少量锈斑纹、铁锰凝团、结核或铁锰管状物;和(3)取湿土土块的新鲜断面,用10g/kg铁氰化钾水溶液测试,显深蓝色;或用2g/kg α α‘-联吡啶于中性的1 mol/L醋酸铵溶液测试,显深红色;或(4)rH值≤19,计算公式:rH=[Eh(mV)/29]+2pH。

潜育现象是土壤发生弱-中度还原作用的特征。表现为:(1)仅30%~50%的土壤基质(按体积计)符合“潜育特征”的全部条件,或(2)50%以上的土壤基质(按体积计)符合“潜育特征”的颜色值,但rH为20~25。

三、潜育土

潜育土土纲在盐成土土纲之后被检索出来:土壤中在矿质土表至50 cm范围内至少有一土层(厚度≥10 cm)呈现潜育特征。潜育土土纲下有永冻、滞水、正常3个亚纲。其他土纲中还有:

     (1)潜育水耕人为土——在矿质土表至60 cm范围内部分土层(厚度≥10 cm)有潜育特征;育简育潮湿变性土、潜育富磷岩性均腐土、潜育简育冷凉淋溶土、潜育潮湿寒冻雏形土、潜育叶垫潮湿雏形土、潜育潮湿冲积新成土——在矿质土表下50至100 cm范围内部分/至少一个土层(厚度≥10 cm)有潜育特征;潜育潮湿正常盐成土——在矿质土表至100 cm范围内部分土层(厚度≥10 cm)有潜育特征或潜育现象;潜育漂白冷凉淋溶土——黏磐层上界向下100 cm范围内一个亚层(厚度≥10 cm)有潜育现象;

     (2)底潜铁渗水耕人为土、底潜铁聚水耕人为土、底潜简育水耕人为土——在矿质土表下60至100 cm范围内部分土层(厚度≥10 cm)有潜育特征;

     (3)表潜暗沃冷凉淋溶土——表层有潜育现象;表潜寒冻砂质新成土——在矿质土表下20至50 cm范围内有潜育现象;

     (4)滞水湿润均腐土——有滞水土壤水分状况及在矿质土表至100 cm范围内有氧化还原特征和潜育现象; 滞水富铝/简育常湿富铁土——在矿质土表至50 cm范围内部分土层(厚度≥10 cm)有与季节性上层滞水饱和相联系的潜育现象等土类和亚类;滞水常湿雏形土——在矿质土表至50 cm范围内有滞水土壤水分状况,且在该深度范围内部分土层(厚度≥10 cm)有氧化还原特征或潜育现象等土类和亚类。

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中,发生分类的沼泽土被近似参比为潜育土。根据四川省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部分沼泽土、潜育性水稻土为潜育土,部分潜育性水稻土为潜育性水耕人为土或底潜铁渗/铁聚/简育水耕人为土;其他沼泽土、部分草甸土、泥炭土、潴育水稻土也有潜育特征或潜育现象。如零星分布于雅安市上里、中里、草坝等乡镇二级阶地低洼处的发生分类的泛酸土可能为系统分类的潜育土;若尔盖军分区牧场、若尔盖气象站,红原龙壤,阿坝县的蒲扎堂的草甸沼泽土可能也为潜育土;古蔺县白沙乡白沙村的钙质烂潮田、蒲江插旗乡5村的烂潮田、珙县天堂乡黄连村4组的鸭屎紫泥田、宣汉县塔同乡的钙质深脚紫砂泥田、邛崃县卧龙乡金龙村的烂黄泥田、古蔺县德跃乡宣乐村的钙质烂黄泥田、名山县百丈乡5村的腐泥泛酸田可能为潜育土。

参考文献: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系统分类课题组,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课题研究协作组.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 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



https://m.sciencenet.cn/blog-55413-816575.html

上一篇:土壤矿物学类别
下一篇:变性土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10: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