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古代先哲的睿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张三火 承传文明 启古纳今

博文

回溯一百七十万年针砭路——解读中医起源(4)

已有 5309 次阅读 2010-8-28 10:43 |个人分类:中医研讨|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发展史, 中医起源

4中医药学发展的全盛时期

  两宋是中医药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宋朝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高度重视,在医药发展上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北宋政府加强医事管理,改进体制,分设太医局和翰林医官院、御药院以及其他保健或慈善机构,把医药行政与医学教育分立起来。开设国家药局,设立惠民局、和剂局、安剂坊、养济院、福田院等,由政府控制药品贸易,国家专利。发展医学教育,重视医药人才的培养,改进医学教育模式及考试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医疗技术的训练,根据理论课程和实际医疗技术高低与医疗得失严重与否的具体情况,进行奖惩,乃至黜退,体现出医学教育的重要发展。重视古医籍的整理与研究,组织专业人员,设置专门机构,多次编校、刊行了医书。公元1057年专设“校正医书局”,有计划地对历代重要医籍进行了搜集整理、考证、校勘,这对当时医学的发展和后世医籍的传播,都有重要贡献。此期,政府和医家编著了大批方书,如《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圣济总录》、《济生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等。在临床各科,也取得了空前成果,如翰林医官尚药奉御王惟一研制了闻名国内外的针灸铜人,是古代精密的医学模型,也是教育史上形象实物教学法的重要发明。从病因病机学方面,陈言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阐述“三因致病说”。诊断学方面,崔嘉彦撰《崔氏脉诀》、施发著《察病指南》、刘开著《脉诀》等,对宋以前的脉学文献和诊断经验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在解剖学上,图著《欧希范五脏图》及《存真图》等,图示人体内脏生理解剖形态及部位,是世界医学史上比较早的医学解剖学成就。在针灸学方面,有很大的发展,著成《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是中国针灸史上新的里程碑;还有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窦默的《标幽赋》、何若愚的《子午流注针经》和《流注指微赋》等。在内科学,关于内科杂病方面的理论和医疗实践都有新的发展,《圣济总录》对诸多病证进行了专题讨论,并有一些内科杂病的专著问世。在外伤科方面,陈自明著的《外科精要》标志着外科与伤科的确立,外科专著有《急救仙方》、《卫济宝书》、《集验背疽方》等,《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等书中论有内治法及内外兼治的主张,还记载了外科手术的器械及技法。宋代妇产科很发达,有许多妇产科专著,如《十产论》、《备产济用方》、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对后世妇产科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宋代儿科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专科,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代表着宋代儿科方面所取得的显著医学成就。在法医学方面,宋慈所撰写的《洗冤集录》具有重大价值,成为影响于国内外的法医学专著。总之,宋代的医学水平,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各科,均有很大的发展和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医药卫生事业的进步。

金元时期,是中国医学史上学派争鸣、民族医学奋起的一个辉煌时期。金元医家们的创新和杰出贡献,为多源一体化的中国传统医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呈现出蓬勃的生机。在中医界,涌现出“金元四大家”,各创新说,皆自成一派,促进了医学的发展。

以刘完素为代表的河间学派,提倡“火热论”,强调“六气皆从火化”,在论治疾病过程中善用寒凉药物,因此后世亦称之为“寒凉派”。

以金代医家、河北易水人张元素为代表的易水学派主张脏腑辨证论,并在临证上发展了脏腑辨证和药物归经的理论,制定了“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对推广贯彻辨证论治原则起到一定作用。其弟子李杲在此基础上,重视强调脾胃论,创内伤脾胃学说,自成为补土派。

金代医家张从正继承刘完素的学术思想,在理论上力倡攻邪,在临证中善用“汗、下、吐”三法,认为人体生病是由于天之六邪、地之六邪、人之六邪所致,“邪去而元气自复”,成为攻邪学派的代表。

元代医家、理学家朱震亨开丹溪学派先河,广取诸家学说,对医学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都达到较高水平。其学术思想上,提出“相火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学说,阐述“相火妄动”则为贼邪而致病的原理,在临证治疗中主张滋阴降火之法,善用滋阴降火之剂,因此被后世称为“滋阴派”。

  在明代,中医药学发展出现革新趋势。在探讨传染病病因、创造人痘接种预防天花中药学研究等方面,进入新的层次。许多著名医书诞生,各种汇编的丛书增多,更大地促进了医学的普及与传承。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公元15181593)历时27年之久,亲自上山采药,实地调查,广泛开展药用植物生长形态的研究,并对某些动物药进行解剖或追踪观察,对药用矿物进行比较和炼制,参考文献达800余种,写成了《本草纲目》这一医药学巨著,共收载药物1892种,附方10000多首,对中国和世界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此期,中外医药的交流范围已达亚、欧、非许多国家与地区。中学的输出、西学的东渐,使中外医学文化在交流接触中,互惠受益。

清代前、中期,医学趋于普及与升华发展的时期。大约在公元十六世纪,中医即开始应用“人痘接种法”预防天花,成为世界医学免疫学的先驱。公元十七至十九世纪,由于传染病的不断流行,医学家们在临床实践中不断研究,总结经验,形成并发展了实力雄厚的温病学派。明末清初著名医家吴有性,提出传染病的发生,“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即“戾气”(疫毒)。并指出“戾气”的传染途径是自口鼻而入,无论体质强弱,触之皆病。从而突破了中医学历来认为的病邪是由体表进入人体的传统理论。这在细菌学尚未出现的十七世纪中叶,无疑是一项伟大的创举。到了清代中叶,中医在治疗温病(包括传染性和非传染性发热性疾病)方面的成就更加卓著。代表著作有叶桂的《温热论》、薛雪的《湿热条辨》、吴瑭的《温病条辨》及王士雄的《温热经纬》等,后世称这四位著名医家为“温热四大家”。他们各自在辨治温病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并均有所创见,为人类攻克传染病和辨证治疗外感病、中医急症,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https://m.sciencenet.cn/blog-55503-356988.html

上一篇:回溯一百七十万年针砭路——解读中医起源(3)
下一篇:回溯一百七十万年针砭路——解读中医起源(5)

8 郑永军 刘洋 杨学祥 孙学军 吕喆 赵宇 刘庆丰 yinglu

发表评论 评论 (2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02: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