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古代先哲的睿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张三火 承传文明 启古纳今

博文

人在春天更容易上火

已有 5451 次阅读 2011-3-22 15:31 |个人分类:张焱讲养生|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上火, 春天养生, 牙龈肿痛

    虽然已经到了春分时节,但是天气还是很冷的。这几天,长春市的气温又降到零度以下了。西北风刮着,真看不到春天的景象。不管怎么说,春已经过去一半了,接下去的日子应该很快就会温暖起来了,呵呵!
    昨天,看见有博友发表关于人“上火”的文章,我去写了评论。其实,在春天这个季节里,人是很容易上火的。许多人都会有这方面的体会。
    一般而言,容易上火的人,多是体质较强或身体热量过剩的人,体内热量过多,就需要及时散热。而散热最好的渠道就是出汗,还有保持大、小便通畅等,维持这些身体代谢功能正常。
    当立春之时,大地阳气开始回升,气候转温,人体内的阳气在整个冬季的潜藏之后,也会随之有向上向外生发的趋势。阳气渐趋于外,到夏季达到最盛。人在这种气候变化下,要比冬季早一些起床,衣物要适量减少,宜宽松舒适,尤其是要增加身体的运动量,调整心情使之舒畅。这样可使阳气得到生发,肝气能够正常疏泄,不会有上火的症状表现。
    如果气候出现反常,应温反寒或过热,都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外面太冷,寒性凝聚收引则外在的皮肤腠理密闭,使内在的阳热散不出去,郁而化火,就会出现各种上火的表现。
    如果在春季还像冬天的饮食一样,食入太多高热量的东西,比如辛热食物、肉类食物,以及高热量的其它食物,就会更加资助身体内的热量,如果这些热量不能及时散出,还会耗伤人体的阴精,就会出现热伤津液的症状:口干口渴、皮肤黏膜干燥、小便黄少、大便干结等;热量聚积在体内会导致局部发热,红肿热痛,会形成痤疮等;如果胃中有热时间长了,就会使胃黏膜受损,出现胃炎或胃溃疡等。
    总之,上火就是体内的热量过剩,所以中医治疗需要清热泻火。因为热在体内不仅化火,还要消耗体液,所以还要滋阴生津润燥等。中医还要看体内的火热在哪一脏腑哪一经脉,如果在心经就会口舌生疮、小便黄赤、心烦;在肝经就会急躁易怒、目赤、眼眦多、胁肋胀痛;在肺经则咳嗽、皮肤痤疮、口鼻干燥、大便秘结;在胃经则食欲亢进、容易饥饿、口干渴、口臭、牙龈肿痛等。中医诊病还要弄清火在哪个脏腑或哪个经络,用药也是有区别的。如果火在肝,用清胃热的药也是治不好的。所以,在上火的时候也不要轻易服用清热泻火药,要对症才行。
不仅饮食物能助热化火,人的情志也能化火,中医说“五志皆能化火”。生气上火,着急上火,郁闷上火,悲愤也会化火,高兴过度也会化火,有的人一高兴就睡不着觉了,有的还因此发狂(疯)了。 还有,外感邪气也会化火,热邪就不用说了,寒邪、风邪、湿邪、燥邪等都能化为火热,但一般是在表较多,严重时也可入里累及心、肺,所以感冒引起心肌炎、肺炎的也不在少数。所以有“六气(风、寒、暑、湿、燥、火)皆从火化”的说法(金·刘完素的观点)。 所以,在春天既要心情舒畅,还要饮食清淡、衣着适宜,不能郁闷着,也不能多吃高热量的食物,还不能在天暖的时候穿过多捂着,也不能在天寒的时候穿少了冻着!嘿嘿,这个春天真够麻烦的了! 急骤升温,就在当下。大家可要谨慎防范,小心呵护自己的的健康哦!!

https://m.sciencenet.cn/blog-55503-425186.html

上一篇:闲话疑难杂病
下一篇:你吃过野生动物吗?

34 武京治 鲍海飞 李学宽 高建国 刘洋 王号 蔡子微 曹广福 丁杨敏 罗帆 贾利军 侯成亚 黄锦芳 刘艳红 刘立 武夷山 杨正瓴 丁甜 丛远新 吕喆 孟津 柏舟 赵福垚 谢鑫 赵宇 吉宗祥 陈绥阳 刘颖彪 吴吉良 曾新林 阎建民 XIAODODO007 nobel168168 rec17

发表评论 评论 (4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7 17: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