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古代先哲的睿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张三火 承传文明 启古纳今

博文

关于性情

已有 5054 次阅读 2013-5-5 15:12 |个人分类:张焱讲养生|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今天,三火查阅文献,发现《论衡校释》中对于性情的解释很有意思,特录于此与大家分享一下。

      仲舒览孙、孟之书,作情性之说曰:“天之大经,一阴一阳;人之大经,一情一性。性生于阳,情生于阴。”

       孝经援神契:“性生于阳以理执,情生于阴以系念。”(御览八八一。)

       说文:“情,人之阴气,有欲者;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

       白虎通情性篇:“性者阳之施,情者阴之化。人禀阴阳气而生,故内怀五性六情。”

 

       三火按:原来性情也分阴阳的,性情适中和谐,能够有利于维护人体阴阳平衡。如果性多情少,则阳多阴少,人应该表现出心地善良、热忱仁慈、阳光开朗,有利于身心健康,生命力旺盛;如果情多性少,则阴多阳少,人会表现出郁闷多忧、冷漠善感、愁云不展,不利于身心健康,容易生病。呵呵,现在的人一看到性,就会想到性生活的“性”,其实在古代性就是本性、性命、习性、人性的意思,并没有性欲的意思,性欲在古代是用“色”或“欲”来描述的。常说人有七情六欲,这与本性善相比,的确可多出不少呀,难怪自古人们多被情欲所伤啊,越受伤越冷漠,最后哀莫大于心死,人成了行尸走肉,本性全无了,所以还是情欲少一些吧,别把本性善都弄没了。大家及时行善吧,从不杀生开始!



https://m.sciencenet.cn/blog-55503-686911.html

上一篇:一步到夏
下一篇:女性养生的智慧

21 武夷山 张鹏举 杨正瓴 陆俊茜 刘洪 陈安 孙平 刘艳红 曹广福 李伟钢 徐大彬 李学宽 木士春 王号 李天成 陆泽橼 徐传胜 黄锦芳 biofans anran123 yunm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4: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