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 教育 责任 快乐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xh 大连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胸无大志,努力做个合格的教师。当淡出三尺讲台时,没有因为误人子弟而悔恨即可心满意足喽!

博文

俺也来谈谈本科生上Nature

已有 11395 次阅读 2009-12-20 15:55 |个人分类:科研|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论文, 学生, 本科生, 《科学》, 《自然》

大学的本科生“参加”的论文上《自然》杂志了,国内一片喧嚣——助阵的多,反对的少;热血的多,深思的少——这为高校之间竞争的新炒点——“本科生论文上《自然》、《科学》等国际顶级杂志”算是拉开了大幕,接下来就是“大战”——可能会影响那个狗P不是的学校排名啊!

在网上乍一看到这个消息时,第一反应——“炒作”!打开连接一看,进一步确认就是“炒作”,不是炒作校长出来说什么,中国的大学也不是没有人发自然与科学(http://news.sina.com.cn/s/2009-12-13/032219248170.shtml)。

提起这些专门吸引人们眼球的炒作,各行各业都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想一想当年的足球,炒作“希望之星”(当时有个李华筠,与贝贝托、范巴斯滕等齐名)、“黄金一代”、“超白金”等;后来又炒作“世界杯”,我们不是也去过一次吗?世界杯了,又当如何?现在呢,还有几人对中国足球抱有幻想?回过头来说教育,直到现在我们仍然在炒作的“奥赛”,中国的奥赛金牌早就是全球第一了,国内名牌大学几乎接纳了所有的奥赛优秀选手,可怎么最早的世界奥赛冠军——未来的(当时)科学巨匠怎么都销声匿迹了呢?现在这些人可的确到了在《自然》、《科学》、《细胞》等顶级专业期刊上出菜的时候啦,可不是仅仅为“炒作”而挂个虚名的!

其实,中国本科生论文上《自然》,并非今天才第一次。“早在数年前,复旦女生孙轶如就以第1作者的身份将论文刊登上《自然》杂志,英国BBC称她发明的OLED发光器‘使传统的照明器件黯然失色’,是‘聪明的中国女孩’。但是,又能怎样?中国的学术生态环境依然恶劣!”(http://www.oeeee.com/a/20091214/816696.html

看到这些炒作,想起了王安石的《伤仲永》。好好的一个孩子,愣是被炒作活活给害了。一个科学天才,需要的不仅仅是一篇《自然》或《科学》论文,更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功和优良的土壤与氛围。我们真的为他们提供了这种氛围了吗?在整个荒芜的沙漠中真有那么一小片绿洲吗?

看着高中生愈演愈烈的“奥赛”,想起了“揠苗助长”这句成语。孩子们为什么“奥赛”?不是来自于对“数理化生物”的爱好,而是为了“省力”考上理想的名牌大学。当年的“少年班”并没有造就一批批科学人才,而是产生了一群小老板!同样现今的“奥赛金牌”也没有进入前沿的“数理化阵地”,而是到国外成了“低级打工仔”。有的在国外混不下去(不是他们笨,而是我们没有给他们足够的锻练,在竞争更加剧烈的人生地不熟的环境里,他们的生存的确很成问题!),摇身一变,变成“回国效力的海外归国学子”;当国内也不好混的时候,他们又从“海归”变成“海待”;当国内业内人士逐渐成熟,也要看水平再讲待遇的时候,他们又“郁闷”了,又由“海待”变成“流浪者”流落在街头、甚至“一跳了之”。

鄙校有一“科学者”(在《科学》是发表论文的人之简称),当时参加了外单位的科研小组。由于鄙校是署名第3署名单位(此文共13位个人署名,7个单位署名,请原谅不便透露该文),这下可乐坏了有关部门与领导。当时鄙人就想,这是他自己的能力,还是合作者的“贡献”,用时髦话就是“被科学”一把?一阵子宣传、鼓动、吹嘘之后,什么“百千万”、什么“优秀教师”、什么“劳动模范”呀,凡是能够“被”的荣誉与地位,学校毫不吝啬。但三四年过去了,不用说《科学》,好像就连像样的SCI都没有啊(而当时所在的课题组却有好几篇中的)!

还有一位自然者(含义同上),是在香港某大学做博士后时的科研成果。当签约到鄙校时可能根本没想到论文能够在《自然》上发表。当得知文章被录用后,马上加上鄙校署名,但前面已经有4个单位了,怎么办呢?领导有办法呀!只要不去争第1署名单位,其它单位对第2与第5也没有任何异议,这样鄙校就成了第2署名单位。这位老师人的确不错!可是学校有关人士马上嗅到可炒作之点——打算立即为其花数百万购买设备,专门《自然》或《科学》!多亏这位老师心里有数,马上“谢绝”了这种不靠谱的“支持”。

鄙人不是怀疑我们两位老师的能力与水平,但他们的杰作必须由课题组的小氛围支撑,没有一定积累的科研团队——沙丘之上盖高楼大厦——是能够实现的吗?研究材料三大常规武器——显微镜、热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而我们只有显微镜,大家说说,就这条件还天天想《自然》、《科学》,是不是脑袋有问题?一份很容易的考卷,只有1/5学生基本掌握的课程,而学校却天天逼迫教师想如何SCI、EI,这样的大学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中国需要《自然》、《科学》论文,可是我们更需要能够创造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的氛围与环境;

中国大学或者中国的确需要更多的SCI论文,可是我们更需要更多的真正的大学毕业生。这个学期考试完毕,在“教学总结”中写了这样一句话:(对教学工作的建议)没有什么建议,只有苦恼与疑问:我们培养的是大学生吗?(卷面及格率只有20%)



投稿与审稿
https://m.sciencenet.cn/blog-55745-280054.html

上一篇:“哈佛图书馆馆训”——如此功利、低俗、错误连篇,你信吗?
下一篇:考试(2):考试结束了,心情又沉重一层

20 李宇斌 赵星 王进 李传亮 刘锋 刘进平 黄安贻 孙平 吕喆 盖鑫磊 苗元华 李学宽 李淑瑾 高建国 李永丹 钱伟 黄国健 chtang zhaowanfu LHY26

发表评论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3: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