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四清
科研人员要有家国情怀 精选
2021-8-11 10:51
阅读:9203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每个人的生命体验都与家国紧紧相连。责任和担当,乃是家国情怀的精髓所在。无论是《礼记》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理想,还是《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任担当,亦或是陆游“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忠诚执着,家国情怀从来都不只是豪言壮语,更近乎人们心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那种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情怀,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正是源自于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自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科技强国的责任越来越多地落在了科研人员身上。上世纪五十年代,为了祖国的强盛,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等一批科学家毅然回国,不计个人名利默默奋斗数十年,成为了“两弹一星”功勋;此后,屠呦呦、袁隆平、黄大年等为数不少的科学家,以赤子之心、拳拳之情投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体现了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崇高境界。

然而,目前仍有不少科研人员,整天追踪热点跟风做鸡肋工作,整天绞尽脑计为发论文而论文,整天只为个人着想而不考虑国家利益,这样靠投机取巧以个人快速攫取名利为目的的工作,到头来几乎不会为人类认识世界的知识库增添什么有价值的贡献,这不仅浪费了自己的宝贵年华,而且挤占了本不宽裕的科研资源。美国第35任总统肯尼迪发表就职演说时,说过一句名言:“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而要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些什么。”是啊,国家培养每一位科研人员都需要不菲的花费,国家为推动每一领域的科技进展都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若不菲的花费与重要科技成果产出一直不成正比,若巨额投入不能推动科技实质性进展,国家利益如何保障?对此,这些科研人员晚上睡不着时应扪心自问,自己还有点家国情怀吗?汗颜吗?

在国际环境日趋严峻的今天,科研人员要向老一辈具有家国情怀的科学家学习,要自觉把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融为一体,要优先奔着目前国家最紧急、最急迫的问题去干。这才是对家国情怀的最好诠释和实践。

目前最紧急、最急迫的问题,可概括为建立原创科学理论与攻克卡脖子技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在紧要关头,有志科研人员要挺身而出,聚焦最紧急、最急迫的问题,苦干实干加巧干做出卓越成果,以展现济世救民、匡扶天下的担当。如此,我国的发展才不会受制于人,科研人员在强国征途上的不可或缺作用才能充分体现。

参考(略)

相关:

学者要研究真问题做真学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289864.html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秦四清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m.sciencenet.cn/blog-575926-1299243.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35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29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