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sqhopeiggcas 天马行空,寻求真谛

博文

不能忘却的惨痛记忆:唐山大地震35周年祭

已有 3488 次阅读 2011-7-29 13:13 |个人分类:科研随想|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唐山大地震

弹指一挥间,唐山大地震已过去35年了。与我年龄差不多的人都会对那场灾难记忆犹新,至今不能忘怀。

唐山地震是20世纪十大自然灾害之一。1976 728342分发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唐山的地震。震级7.8级,震中烈度度。同日1843分,在距唐山40余千米的滦县又发生7.1级地震 ,震中烈度度。这次地震发生在工业城市,人口稠密,损失十分严重。唐山市区建筑物多数基本倒平或严重破坏,铁轨发生蛇形扭曲,地表发生大量裂缝,还有喷水冒沙、塌陷,震前伴有发光现象。242769人死亡,164851人受伤。邻近的天津也遭到度的破坏。有感范围波及辽宁、山西、河南、山东、内蒙古等14个省、市、自治区,破坏范围半径约250千米。

(该段文字引自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3738803.html

唐山大地震那年我才12岁,我所在的石家庄地区也有强烈震感,记得那夜凌晨被我奶奶叫醒,说地震了、快跑。虽然那时不知道什么是地震,但或许是人的本能,马上从炕上爬起来,带着我的两个弟弟跑了出去。那夜天很炎热,也不敢回屋,后来的一个多月是在用玉米秸搭的窝棚中度过,听大人讲唐山地区死了好多人、房子都塌了。这是唐山大地震给我留下的难忘记忆——大地震太可怕了。

后来上了大学,读了岩石力学硕士、博士,也从事了两年多的工程地质学博士后研究。科研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斜坡、基坑稳定性与崩滑灾害失稳预测,根本没想过我的科研工作能与地震沾边。

2008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与几位工程地质科研人员去灾区考察地震地质灾害,在路上一边考察灾害,一边议论说强震太恐怖了,如果能提前预测了可以减少多少损失呀。当时我与大家的想法一样,认为地下的物质与结构看不见、摸不着,大地震是怎么能预测呢?恐怕是一个无解的科学难题。

2009年我研究崩塌、滑坡预测问题时发现的一个力学规律改变了我对强震能否预测的看法,通过对历史强震的回溯性预测检验、盈江5.9级地震和缅甸7.6级地震(中国地震台网统一目录)的超前预测检验,证明了我们发现的地质体破坏规律具有普适性,强震可以预测。虽然我们建立的理论需要发展完善(主要是缩短预测时间范围),但我认为强震不能预测的时代已经结束,像唐山和汶川大地震由于没有提前预测而造成重大损失的悲剧,以后决不会在中国的大地上重演。

有一次,我在某单位做了一次《崩塌、滑坡、岩爆、地震演化的普适律》学术报告,会后有位院士(他在会议途中有事先走了)发了一条短信给我,意思是小秦啊,你太自信了吧。我是这样回复的是科学给了我自信,是强震数据分析给了我自信。否则,谁会有自信呢?谁敢和地震叫板呢?



https://m.sciencenet.cn/blog-575926-469707.html

上一篇:科研思维之整体与局部观
下一篇:2011年7月30日各地震区数据更新

5 付碧宏 张毅 王鹰 唐常杰 吕新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04: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