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sqhopeiggcas 天马行空,寻求真谛

博文

科研人员是否该集体补钙了?

已有 3731 次阅读 2011-12-4 13:02 |个人分类:建言献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科研人员, 补钙

      人的身体缺钙,可能会得软骨病,但可以吃“水果味的钙片”补充;人的精神如果缺钙,人就会畏缩不前,但却没有灵丹妙药可治。

      李国杰院士[1]对于引领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前瞻性研究有许多思考。他认为,开展前瞻性研究不但需要技术积累,还需要胆识与气魄。可是他恨铁不成钢我国当代科技人员的胆识与气魄已不如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科技人员,普遍有缺钙的毛病。老一代科研人员敢于造原子弹、氢弹,可是现在一些年轻科研工作者骨头软,只满足于做小事。

      李国杰解释了什么是小事近十年来,由于科技评价制度强调数字化考评,导致科研人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习惯于对技术细节的改进而缺乏判断宏观市场和洞察未来的眼力。

      是啊,在上世纪那个艰难困苦、技术闭塞的年代,我国的科研人员急国家之所急、想国家之所想,依靠超人的勇气、胆识、集体的智慧,协同攻关办大事,造出了两弹一星,这岂不让现在的科学家们汗颜及深思吗?

      现在,我们的科研条件与上世纪50-70年代已不可同日而语,经费多了、实验设备先进了、信息获取方便了,但我们很难做出前瞻性、引领性的工作了,原因何在?

      是我们不如过去聪明了吗?不是!是我们被急功近利冲昏了头脑。做直接解决世界性科技难题的工作,风险太大了,而且不易发表SCI论文,没有一定数量的论文,职称、杰青、奖励、荣誉等都拿不到,咱怎么活的滋润啊。呵呵,不是国人不聪明,是太聪明了。

      对科研青椒们,做做那些细枝末节的改进性科研工作,也未尝不可,因为他们毕竟首先要解决温饱问题;而对那些功成名就的大牛们,就不能静下心来、心无旁骛,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做些重要的原创性工作吗?别再浮躁了,上梁不正下梁歪,你们是青椒们的领路人,有多少有志青年都被你们带坏了,好好反思吧。

      有人说,世界难题如癌症、糖尿病、艾滋病等的发病机理及治愈问题,在短时间内谁也难以解决,我们还是做些与之沾点边的“基础研究”吧。做基础研究也看怎么做,不敢直奔问题的核心,总想打“擦边球”,没有另类的思维,再做100年“擦边”的研究也不会有突破性进展。如果我们直面这些难题,从基因、细胞这些洋人们擅长的领域解放出来,换个角度思考问题,说不定采用一种“简单、奇妙”的方法就轻而易举解决了这些难题。纵观科学发展史,在错综复杂的现象背后,总是存在着简单的规律,关键是你有没有勇气和能力把它从迷宫中寻找出来。

      不敢碰那些世界级难题,不敢与之“刺刀见红”,不可能会做出影响世界、甚至改变世界的重大成果。解决科技难题需要勇气、毅力、智慧等的结合,但勇为先,两军相逢勇者胜嘛。

参考

[1] 李新玲 中国青年报》,20111204

http://zqb.cyol.com/html/2011-12/04/nw.D110000zgqnb_20111204_2-03.htm

 



https://m.sciencenet.cn/blog-575926-514754.html

上一篇:写博文也能挣钱
下一篇:分子/分母

5 付碧宏 陈远川 孙强 者仁王 iqingjiao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22: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