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旺
设立长期资助的诺奖基金已经刻不容缓
2018-10-12 17:02
阅读:8568

    我们几乎总是拿不到诺奖已经严重影响我国的形象与国际地位。为了早日拿到诺奖,必须要采取非常措施,而不是只是找原因、找借口、反思和哀叹。日本就是确定了50年拿30个诺奖的雄心壮志后,科学家们才目标明确,前赴后继去努力争取,终于获得成功。根据我国的人口、经济状况和科研现状,我认为应该确定30年拿30个诺贝尔科学奖的计划,一举超过日本,计划实施时间从2019-2049。也就是到建国100年,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首先,要在NSFC(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明确设立诺奖基金(或称基础研究突破基金),每年在物理、化学、生物和医学各选择100项进行立项。该基金具有以下八个明显特色,也可以称为诺奖基金新八条:1)目前基金委的项目一般支持年限有3年(青年基金)、4年(面上)或5年(杰青或者重点等)。与现有基金的短平快截然不同,为了发扬“十年磨一剑”的精神,该基金执行年限为不超过10年,由科学家自定。2)该基金的经费没有明确上限,只要能说明理由,就可以按需分配。3)申请到该基金的科学家不准再申请其他任何基金和项目,也不需要参加任何单位的年度考核,也不能主动申请任何头衔和奖励,要确保科学家们一心一意做研究。4)根据诺奖获奖人数不超过3人,该基金的申请人数不能超过3人,避免大团队大兵团作战。如项目执行期间,有人退出,项目负责人自行找人替换。也可以不是唯一的项目负责人,而是3个具有同等地位的共同的项目负责人co-PI. 5) 该基金的经费使用由项目负责人自由安排,只要说明理由,没有明确的比例要求。6)根据诺奖获得者主要出成绩的年龄为30-40岁,优先资助这个年龄段的申请者,其他年龄段的也要支持一些。7)该基金的考核指标只有一个,项目执行结束后20年内能否拿到诺奖。能拿到就是优秀,否则就是不合格。8)对于没有获得诺奖基金资助的而获得诺奖的科学家,要进行重奖,建议直接给予诺奖平均资助资金2倍的现金免税奖励。  

  以上建议,请各位网友各位专家多多批评,多多完善。在新时代,科研管理要有新举措,必须要瞄准诺奖,有所作为。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陈德旺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m.sciencenet.cn/blog-57940-1140471.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4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25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