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未年轻,就已老去……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ntangle Make a difference.

博文

杯具人生

已有 2201 次阅读 2011-6-14 14:39 |个人分类:成人礼|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幸福生活

杯具人生

2010/12/20

 

记得叔本华说过,所谓的幸福,就是遭受的苦难少一些,如果以此作为判据的话,我应该算是一个幸福的人,可是为什么我自己却很少感到自己是一个幸福的人呢?相反,如果仔细思考一下的话,我的人生简直就是一个杯具,平淡的如蒸馏水,没有一丝杂质。

到目前为止,我的人生与其他与我类似的人没有任何区别,从农村上小学,初中,然后考进重点高中,然后再上大学,然后再读博士,这个过程看起来是美好的,也不是每个农村的小孩能够享受的。我小时候村里的伙伴至少有一半小学毕业就不再读书了的,拿到初中毕业证的也并不多,至于读高中的,我们小学一个班的30多个人里面就只有2个。与他们相比,我能经历这个过程或许应该算是幸运的了,可是,我为之付出的代价难免有些大了。

从小学就开始无尽地被洗脑,不停地被洗脑,以至于自己现在丧失了读书和思考的欲望,除非自己强迫自己去思考和读书。现在自己已经变得非常麻木,什么也不愿意多想,这并不仅仅是洗脑单一过程造成的,而是洗脑加上残酷的现实让自己变得麻木不仁。很多曾经相信的美好的东西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

天朝的教育不是让一个人成为人,而是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人才,而且,更为可悲的是,在被培养成人才之后,才发现在学校所学的一切人才所需的东西早已过时。这其实也没有任何办法,目前的这些老师大部分自己都不知道什么叫着人,怎么能够期望他们能够以培养一个人成为人为目标来教学呢?这些东西是短时间看不到任何效果的,但是却又是一个人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东西。

我不能以我自己没有一个好的性格来责问整个教育系统,因为我觉得我自己个人的性格中不好的地方更多的是来源于我自己和我生活的环境,学校教育系统只是在其中起了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或者说,学校没有起作用,学校只是教人知识的地方,而不是育人的地方。

尤其是在农村,很多父母自己的认知都不是那么完美,他们教育孩子都是以自己最基本的常识作为指导来教育小孩的,而老师作为这方面的专家,理应比一般父母知道得更多,可是整个课堂上,从小学一直贯穿到博士,能够遇到这样的一个老师就算是幸运了。

对于我而言,我认为对我一生最为重要的性格都是我父母教给我的,有些是好的,有些是不好的,等到我上了研究生之后,我知道了哪些是我想要的,哪些是我不想要的,可是很多东西一旦形成,便再也不会改变。

我并不是怨我父母,他们已经为我付出了所有他们能够做到的最好,我父亲也就高小毕业,我母亲也就上过两三年学,在我们那边普遍不重视读书的村里,他们一直支持着我读完了书,他们真的很不容易。在很多我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只要我一想到他们,无论如何我都会坚持下去的。我谁也不怨,只是怨恨自己为什么不早一点醒悟。

现在的社会早已不是以前的那个社会。

我没有赶上上山下乡,文化大革命或者战争之类的,这是我幸运的地方,至少,我不会被饿死。但是,这个社会离我理想中的那个社会还差的太远,我不能为所有的人提供我所理想中的那样的教育,但是,我可以为我自己的后代提供我所理想的那种教育,但是在此之前,我自己首先必须要是自己变成一个人。

也不知道到底写了些啥东西,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想的。

或许,这就是我所说的杯具人生吧。



https://m.sciencenet.cn/blog-6011-455108.html

上一篇:认真反省
下一篇:They beat me, I am a loser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6: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