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lky 应当重视建设生态文明!

博文

为什么建议北大清华召开中外记者招待会

已有 4178 次阅读 2014-1-25 10:07 |个人分类:灰霾|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清华, 美国, 北大, 空气污染, 飞越太平洋

为什么建议北大清华召开中外记者招待会

 

我翻译了“文章”的引言部分,原文附在后面,如有差错请指出: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人为空气污染物排放国。可测度的中国污染正通过大气层传输到其他国家,包括美国。但是,中国排放物中一大部分是为国外消费的生产发生的。这里,我们联结经济-排放分析和大气化学传输模拟来分析因为外贸引起的中国污染物排放对全球环境的影响。我们发现:在2006年,中国人为排放二氧化硫的36%,氮氧化物的27%,一氧化碳的22%和碳黑的17%是和出口生产联系的。在这些污染物中,约21%产生于对美国的出口生产。大气模型模拟表明,中国因出口生产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在2006年对美国西部的年平均硫酸盐浓度贡献了3-10%,臭氧浓度0.5-1.5%。同时造成在美国洛杉矶地区以及美国东部的多个地区按照美国国家环保局多出一天或更多天的臭氧超标。以日平均计,中国出口生产排放的污染物对美国西部(译者注:是整个西部!)硫酸盐浓度的最大贡献达12-24%。美国把污染生产转移到中国,2006年,美国西部地区硫酸盐污染因此升高了,东部地区则有降低,表明了在美国本土污染降低而中国输送污染增强的影响之间的竞争。我们的发现有利于减轻空气污染的跨界输送的国际努力。”

 

我的评论是:

 

如果不看数字,字面上说的都可能发生,象是事实。

但是:

数字是中国2006年人为排放中为出口生产而排放的污染物。二氧化硫的36%,氮氧化物的27%,一氧化碳的22%和碳黑的17%已经对美国西部硫酸盐的年平均浓度贡献了3-10%,臭氧浓度0.5-1.5%,洛杉矶及美国东部多个地区多出1天以上的臭氧超标日。

 

请想想:

如果考虑中国2006年产生的全部污染物呢?按照文章,二氧化硫接近三倍,氮氧化物接近四倍,一氧化碳和炭黑接近五倍。对美国西部硫酸盐的年平均浓度贡献是否会达到9-30%?臭氧浓度2-6%,洛杉矶及美国东部其他地区多出3天以上的臭氧超标日?

 

进一步想想:

如果考虑近年来中国消耗化石能源的增加呢?

按照英国石油公司(BP)数字(中国统计局的数字接近),2012年中国化石能源的消费是2006年的1.5倍,即增加了50%

那么按照文章的逻辑,2012年,中国对美国西部硫酸盐的年平均浓度贡献是否会达到14-45%?臭氧浓度3-9%,洛杉矶及美国东部其他地区多出4天以上的臭氧超标日?

 

再想想,飞越太平洋到美国西部(甚至东部)尚且如此,对周边国家:日本、韩国、东南亚的影响呢?

 

问问网友,这是飞越太平洋,超过1万公里的输送过程,你们相信这个结果吗?所以我认为文章的相关研究者应当为此作出公开澄清。

 

至于媒体新闻美学者称中国污染物飞越太平洋导致洛杉矶雾霾,已经不是学术性的了,而且传播广泛。我昨天恰好分别和两位美国学者通话讨论其他问题,一位是华人,都说在美国看到了这个新闻,可见国际影响之大,而且超出了学术范围。

 

有网友说我有不同意见,应当自己进行研究,模拟,用研究成果,数字,发表文章进行争论。这就好比一个消费者,在超市买到了一件不合格商品,要投诉。工商部门则要求消费者自己举证!(即使我能做,等上2-3年要吧,“黄花菜都凉了”!而且,前些日,中科院澄清汽车尾气对北京雾霾贡献只有4%的文章问题,不也是“学术”争论吗?)

 

我属于“弱势群体”(退休3年多,骑自行车的老人),感谢科学网给我一个说话地方。不过是以前有些经验,对“文章”内容和结论敏感,因此“愤老”。

 

昨天的博文只是建议。至于北大清华是否回答,回答结果如何,等着看吧。

。。。。。。

 

--------------------------------------------------------------------------------------------------

文章引言原文:

China is the world’s largest emitter of anthropogenic air pollutants, and measurable amounts of Chinese pollution are transported via the atmosphere to other countries, including the United States. However, a large fraction of Chinese emissions is due to manufacture of goods for foreign consumption. Here, we analyze the impacts of trade-related Chinese air pollutant emissions on the global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linking an economic-emission analysis and atmospheric chemical transport modeling. We find that in 2006, 36% of anthropogenic sulfur dioxide, 27% of nitrogen oxides, 22% of carbon monoxide, and 17% of black carbon emitted in China were associated with production of goods for export. For each of these pollutants, about 21% of export-related Chinese emissions were attributed to China-to-US export. Atmospheric modeling shows that transport of the export-related Chinese pollution contributed 3–10% of annual mean surface sulfate concentrations and 0.5–1.5% of ozone over the western United States in 2006. This Chinese pollution also resulted in one extra day or more of noncompliance with the US ozone standard in 2006 over the Los Angeles area and many regions in the eastern United States. On a daily basis, the export-related Chinese pollution contributed, at a maximum, 12–24% of sulfate concentrations over the western United States. As the United States outsourced manufacturing to China, sulfate pollution in 2006 increased in the western United States but decreased in the eastern United States, reflecting the competing effect between enhanced transport of Chinese pollution and reduced US emissions. Our findings are relevant to international efforts to reduce transboundary air pollution.

 



https://m.sciencenet.cn/blog-609047-762085.html

上一篇:媒体朋友:请管管自己的笔!
下一篇:再说中国空气污染物“飞越太平洋”的科学性问题

6 赵建民 李健 张明武 陆仲绩 王洪涛 zhxftcl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2: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