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我怎样称呼人 精选

已有 12053 次阅读 2018-9-21 08:05 |个人分类:谈天说地|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口头, 书面, 尊重, 同志, 先生

 

我怎样称呼人

起这样一个标题,是想说说称呼人的问题。从我说起,绝不是说我一定称呼得多么得体,而只是引出话题的需要。从我说起,把自己摆进去,就像聊天一样,说起来好说一点,不像讲课一样一本正经,如此而已。

从什么称呼说起呢?从小最早学会的肯定是对家里的父母亲和其他亲属的称呼,但是,这种称呼各地有各地的习惯,彼此差别很大,说出来并没有多少意义。所以,不说家里亲人或亲属间的称呼,还是说说对外人的称呼。

小时候接触外人,首先是邻居。我对邻居中与父亲交往的,对于父亲的同事、以及对同学的家长,都一律称伯伯、伯母(苏州人也称伯母为姆娒,音m-mei)。即使他们比父亲年轻,也这样称呼。这是过去的规矩,对于外人要讲客气,不能称叔叔,称叔叔就是轻视别人。现在,社会上早已把这个习惯改掉了,对于外人中长辈称呼叔叔是常事,显得被称呼的人年轻。年轻人对于年长的女士,现在都称阿姨。这些可能是“革命队伍”里的传统,现在好像成了全社会的共识。少儿歌曲《快乐的节日》的歌词里面也早就改成了“亲爱的叔叔阿姨们,同我们一起过快乐的节日”。他们称长辈为叔叔阿姨也就很正常了。

对于我的同学,在口头上,我差不多都是直呼其姓名的。这主要是在学校里养成的习惯。在书面上,则在名字后面加上一个兄字,称某某兄。

对于同事,由于都在学校里工作,如果是当着学生的面,则称某老师。这种称呼,似乎是一种“官称”,不带任何个人感情在内。如果不是这种情况,例如在私下里,则对于较年长者或不很熟悉者尊称其为某老师,对于熟悉的年龄相仿者及年轻者,则以自己的同学对待,直呼其名。而书面称呼,对年长者和较为客气一点的称某老师,平时以姓名相称者则在名字后加兄字。

这一点,有些人不大注意,他们在书面上称比自己略小几天的同学、同事也要称某某弟,绝不肯居人之下,称其为兄。他们这样做,似乎“实事求是”,但是显得大大咧咧,不符合过去文人们的规矩,容易被人认为缺乏修养。当然,特别熟悉者不在此例。

要写信给别人,一般地说,都是要先写收信人的称呼,写个便条也是如此。写电子信件,照理来说,与普通信件格式是相似的,先要对收信人有一个称呼。没有一个称呼,直接说事情,当然是不礼貌的。信件的最后,也要署上自己的名字。当然,特别熟悉者不在此例。不过,有些人似乎不注意这些事情,我也常常收到这种没头没尾的信件,有时候来信中还要我为写信者做一些什么事情,例如求教一些业务问题,让我给他解释一下什么概念等。我要做,也不知道为了谁做,真是要我比雷锋还雷锋。

写信对于对方的称呼,当然要包括收信人的姓名、或姓、或名再加上一个称谓。对于熟悉的朋友,当然可以有他们自己的特定称谓,只要他们自己感到合适就行,这里无法叙述。

对于不很熟悉的朋友,如果确切知道对方的身份,那比较好办。例如对方是教师,就称某老师,如果有“官职”的公务人员,那就姓氏后加上他的职务,称某主任、某处长之类的。这都比较好办,不用多说。

如果不很清楚对方的身份,我的做法是谨慎一点,不要随便称呼对方的职务名称。例如,知道对方是大学教师,但是不知道职称,那就不要随便称呼某教授,宁可称某老师。过去是科长,现在什么职务不清楚,也不要称呼某科长,宁可称某先生。因为老师、先生这种称呼可上可下、可高可低,不容易使对方或第三者看到了感到尴尬。例如,如果对方只是副教授,正在为升正教授发愁,称呼他为教授就会触动他的心境。对方只是科长,称呼他处长,也是如此,而且旁人看见,还以为这个人在外面招摇撞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我对于业务上要回答的信件,我一般称呼对方某某同志。这是一个传统的“革命队伍里”的称呼,自近一百年以来,不管哪党哪派,几乎都适用。这样称呼,不论对方身份如何,职务是高是低,性别是男是女,双方都不会掉面子。

有时候,也需要提到对方的亲人。这里,口头上的说法与书面的说法,有时候也会有所差别。这里,也要有亲疏的差别。对于很亲近的人,可以随便一点,太正式了反而不好。而对于不是很亲近的人则最好不要太随便。例如,称对方的父母亲,不很熟悉的人,就最好不要说你爸如何如何、你妈如何如何,称你父亲、你母亲就好一点。如果是写信,说令尊、令堂也很正常,这是书面语言,文一些也没有关系。说到自己的父母亲,则也有口语的爸、妈和比较文雅的父亲、母亲的两种说法。当然,这也要看对方的身份、文化程度,语言习惯而定。

称到对方的配偶,我一般称“丈夫”、“太太”或“夫人”,或者用前些年革命队伍中最传统的说法“爱人”。对人称自己的配偶,我一般用太太或爱人

我不用“你老公”、“你老婆”,也不说“我老婆”。这是多年来使用语言的习惯,不喜欢用太俗的。不大说比较粗俗的话,这可能是从小养成的习惯。

我也不用“老伴”这种说法,这可能与方言有关。我的母方言吴语之中没有“老伴”这个词,虽然一直生活在北方,但是年轻时没有用到这种语汇的机会,于是到老也不习惯用。

说老婆好像有一点轻视妇女的味道,说太太就显得尊重得多,也庄重得多。说夫人也很好,不过我用的较少,我说惯了太太这个词,发音好发。

有人不赞成称自己的妻子为“夫人”,声称这“不符合国学的规矩”,说过去“一品二品才叫夫人”,所以夫人只能尊称别人的妻子。这实在是太过守旧,太拘泥了。实际上,过去称自己的妻子为夫人的例子也有的是。看看传统戏的舞台上,称妻子为夫人的几乎到处都是。虽然穿着戏衣,算是一个官,也并不一定是大官,七品知县也这样称呼。用夫人来翻译英语madam、lady也不见得与一品二品官相对应。所以,称同学、朋友的妻子为你的夫人、尊夫人、嫂夫人等都是很好的,对人称自己的妻子为我的夫人也没有什么关系。这种称呼也要与时俱进。

对人称呼,有一点一定要注意,那就是注意对方的身份、年龄、语言习惯以及场合。根据对方的情况而作适当的称呼。既不要过于粗鲁,也不要不适当地运用过时的文言,让人觉得“酸气”。要让对方感到舒服、亲切,感到受到尊重而不是相反。这是一个最重要的原则




https://m.sciencenet.cn/blog-612874-1136061.html

上一篇:非戏说老公
下一篇:秋分与中秋

19 尤明庆 刁承泰 武夷山 赵美娣 吕洪波 黄永义 汪育才 程少堂 郑永军 文克玲 韩玉芬 宁利中 蒋敏强 章雨旭 王启云 苏德辰 ljxm liyou1983 zjzhaokeqi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22: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