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JTUcivil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JTUcivil

博文

世界需要创立新的达沃斯论坛—“世界创新论坛”

已有 2853 次阅读 2015-2-25 10:11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世界需要创立新的达沃斯论坛

       —“世界创新论坛”

王元丰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

 

      今年的“世界经济论坛”不久前在瑞士小城达沃斯开完!来自世界政界、学界、非政府组织、宗教界和媒体的数千名代表,围绕致力于改善全球状况宗旨,发表演讲、交流,关注一些全球重点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当然全球的网络、纸媒、广播和电视媒体,也对论坛进行了大面积的报道,可以说是“世界经济论坛”在引导全球思考,就人类的问题,开展头脑风暴。

      “世界经济论坛”对世界无疑是很重要的!论坛所探讨的议题早已突破了经济领域,世界上的重大政治、军事、安全和社会,也在论坛上得到反映。但我觉得进入二十一世纪,光有“世界经济论坛”还不够,这个世界还需要创立另一个这样高标准的论坛,就是“世界创新论坛”!

      为什么要建立“世界创新论坛”?有人会不同意我的意见说,“世界经济论坛”已经涵盖了创新的内容。今年的“世界经济论坛”的四大议题之一就有:创新与产业,并有“未来数字经济”、“我们对科技的信任”和“全球科学前景展望”等专题讨论会。但我觉得还不够,因为在新的世纪,由科技发展所引导的创新,正在使我们的世界、我们的社会发生深刻的改变,人类也由此面临新的重大挑战,仅仅在经济和政治议题下讨论创新问题,已经不够了!世界必须在更高的高度上,了解、认识和面对创新所带来的种种挑战!

需要说明的是创新不仅仅是科技创新,按照英文Innovation这个词的拉丁语词源,它有三层含义,一是更新;二是造新的东西;三是改变。创新可视为用更好的解决方案满足人们既有或者新的需求。

创新第一要面对的是世界经济发展。现在,世界经济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增长乏力。世界经济经历了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后,无论很多经济体采用多么宽松的货币政策,甚至动用了非常规的量化宽松,再加上大规模的政府财政支出,世界经济还是慢慢吞吞难以持续以很多经济学家期望的4%潜在增长率发展,以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出警告要警惕潜在增长率低的风险!世界经济为什么增长乏力呢?很多国家债务水平高、人口老龄化是原因,但更为重要的是创新不足!2013年,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及政治活动家加利·卡斯帕罗夫(Garry Kasparov)和互联网创业者彼得·泰尔PeterThiel)等人认为经济增长缓慢,从根本上反映科技和创新方面的长期停滞。如果不彻底改革创新政策,就不大可能出现生产力增长的可持续回升。

然而,人类的创新是想创新就能够创新的吗?美国西北大学的经济学家罗伯特·戈登(Robert Gordon)教授认为工业革命之后的250年技术高速进步时期有可能会被证明是人类历史上停滞规则的一个例外。还有学者甚至认为人类已经发现所有最基本的自然规律,任何新的工作将只不过是往知识库中增加知识,现在的技术创新都是修补和扩展性的。人类还能否通过创新推动经济发展?人类怎样通过创新推动经济发展?这是摆在人类面前需要思考、研究的重大问题!

创新需要面对的第二大问题是失业和贫富分化。技术创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会减少人工劳动力的使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埃里克•布林约尔松(Erik Brynjolfsson)和安德鲁•麦卡菲(Andrew McAfee)的书《第二个机器时代》(The Second Machine Age)提出:人类经历了机器取代并倍增了人类和动物的体力劳动的第一个机器时代后,进入了机器取代部分人类智力相关工作的第二个机器时代,这将导致大量劳动者在机器的竞争中失去工作。目前,很多国家失业率过高,尤其是青年人失业率过高,是很大的社会问题。2013年全球青年失业率高达12%以上。20137月,欧盟和欧元区的青年失业率分别上升到23%24%。有的南欧国家青年失业率甚至高达50%

此外,技术进步所导致的创新还是产生不少国家贫富差距过大的原因。我曾谈过这一问题:技术进步带来的创新一方面使创新创业的一些企业家成为巨富,美国的例子像Facebook的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中国的像马云、李彦宏。另一方面使原来很多日常的脑力劳动将被电脑化和机器化,中等收入劳动者的就业机会可能被进一步减少、工资停滞降低,从而进一步导致更为严重的贫富分化。不仅是贫富差距,技术创新还带来了就业结构的变化,如中国阿里巴巴带动电商的猛增,像介绍人拼车、出租住房的分享经济(Sharing economy)兴起。

技术创新带来进步的同时也带来社会问题,人类该怎样应对呢?很多专家学者对新机器时代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予以分析研究,企图找到应对之策。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丹尼·罗德瑞克(Dani Rodrik)建议应该像当年用做好社会保障建成“福利国家”那样挽救资本主义,现在资本主义国家要国家支持创新、分享创新收益,再分配给大众,从而建成“创新国家”,再次挽救资本主义。从现实看,应对创新对失业和贫富差距以及经济结构变化的影响,不会像罗德瑞克教授说的那样简单,非常需要人们不断地思考和研究。

创新第三个要面对的重大问题是教育。这里第一方面需要关注的是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与就业率的相关性。欧洲改革中心(Centre for European Reform)研究员发现,受教育程度越高,一个人就业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欧洲人就业率为80%,而那些未能完成中等教育的人就业率仅为50%。因此现在很多政要和专家呼吁要提高高等教育的投入,使更多的人能上大学!但是,西方很多国家青年失业率高的数字说明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很难找到工作!这就提出一个更进一步的问题,教育要给学生教授什么才能适应创新市场需要?是知识吗?在互联网时代,人的知识不一定需要完全从学校获得。从Google和百度上几乎能找到你想要的任何知识。关键是要培养人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也就是欧美常说的Creativity CriticalThinking,要培养人的终生学习意识和习惯!而这绝不是教师轻易就能够教给学生的。实际上,在新的时代,像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即MOOCmassive openonline courses)这种新的教育技术,为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新的教育手段。但是,仅仅有工具还不够,在当前这场如两名美国学者所写的这本书《教育和技术之间的竞赛》中所探讨的:人类该怎样让教育能够跑在技术创新的前面,不只是提供更多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而是提供更多适应创新要求的人才?目前,人类远未交出合格答卷。这需要从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再到终生教育都需要深刻的反思!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创新对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失业和贫富差距以及教育问题,有着重大的影响,非常需要世界共同思考、研讨,找出应对之路。世界需要另一个达沃斯论坛,即“世界创新论坛”。

新加坡《联合早报》2015年2月23日 




https://m.sciencenet.cn/blog-616140-870036.html

上一篇:Nature
下一篇:春天,已经不远

2 周健 view13829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6: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