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JTUcivil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JTUcivil

博文

机器人会导致大量失业吗? 精选

已有 13023 次阅读 2016-3-14 07:18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机器人会导致大量失业吗?

王元丰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

 

 谷歌机器人阿尔法围棋(AlphaGo)对战世界围棋顶尖围棋手韩国李世石九段的比赛,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在已进行的四场比赛中,AlphaGo三连胜战胜了人类!这是继1997IBM研发的“深蓝”计算机(Deep Blue)击败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加里•卡斯帕罗夫(Garry Kasparov)后,人工智能历史上又一重要事件!这件事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英国《金融时报》为此发表了社评:“一场发人深省的棋局”,文中引用一项最近的调查结果显示:全球半数人工智能专家相信,人类水平的机器智能到2040年就能成为现实。这引起了人们的焦虑,人工智能最终可能“比我们所有人更聪明”,机器人是否会像科幻电影那样最后会毁灭人类?这样哲学层面的思考可能有点远,很多人在疑惑现实的问题:人工智能促使机器人以及自动化能力越来越强,会不会越来越多地替代人类工作,最后导致大量的失业?

对于这个问题国际上有两派不同的观点:一种是乐观派观点,认为人工智能技术虽然会使一些行业的人员失业,但新技术又会在其他方面创造新的就业需求,总体上不但不会导致就业减少,相反还会促进就业。乐观派的这种判断是基于历史的经验,比如当年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了那些手工纺纱工人的失业,英国当时还出现过路德工人因为温妮纺纱机“抢走”他们工作而打砸纺纱机的事件。但后来有更多的工厂建立,工人们又找到了新的工作。美国在19世纪初90%的劳动力都从事农业工作,但今天不足2%。技术每次进步都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加了社会财富,反过来又刺激了人们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催生更多新工种来满足这些需求。所以,这次也不用担心,机器人等技术不会让人没工作!

而另一派悲观的观点认为,这次以人工智能、物联网和3D打印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与前几次工业革命不同,技术创新总体不是带来更多的工作岗位,而是使就业机会变少!英国央行(BoE)首席经济学家安迪•霍尔丹(Andy Haldane) 说:“机器变得越智能,人类特有技能所剩下的空间可能会缩减得越厉害,”美国近期一次经济普查显示:信息和其他颠覆性技术是通过取代现有人工来提高生产率,而不是创造新产品吸纳更多的劳动力。牛津大学的研究表明,本世纪初在美国尚未出现的行业,现在只接纳了0.5%的就业人数,而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新生行业接纳的就业人数大约占总就业人数的8%4.5%。因此,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将会导致就业人数减少!

两派的观点似乎都有道理!那么,实际情况将会怎么样呢?20161月,世界经济论坛的未来工作全球议程委员会与性别平等全球议程委员会联合研究发布了报告《未来工作—针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就业、技能和劳动力战略(The Future of Jobs—Employment,Skills and Workforce Strategy for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他们在2015年上半年,通过对来自15国家和地区,10个行业中当今世界最大的371家企业的1346位人力资源主管进行调查估计得出结论: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和其他技术变革的发展到2020年将造成全球逾710万人失去原来工作,其中有200万人能够重新找到工作,这意味着未来五年将有500万人因为人工智能等技术进步而失业。500万是个庞大的数字,但是在全球范围内看,平均到世界200个左右的国家,一个国家平均几万人的影响,对不少国家也不是特别可怕。所以,达沃斯论坛认为未来五年总体看就业前景波动不大,但是部分行业以及大多数技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注意!达沃斯报告只是对未来5年的情况做的调查预测!那么长期看机器人等人工智能技术对人们就业的影响也是这样吗?同样20161月,美国花旗银行(Citi)和英国牛津大学马丁学院的一项《工作2.0时代的技术(Technology At Workv2.0)》研究报告显示:未来十年或者二十年,1亿4千万知识工人(knowledge workers)将会因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失去原来的工作!而且这样的影响在不同国家间是不一样的!美国的47%的工作岗位、经合组织(OECD)国家的57%的工作将受到自动化的威胁。英国央行首席经济学家安迪•霍尔丹估计,英国大约有1500万个工作岗位——大约为总量的一半——可能受到自动化的威胁。类似的,意大利央行(Bank of Italy)行长伊尼亚齐奥•维斯科(Ignazio Visco)也表示,欧洲主要国家里多达50%的工作岗位估计面临风险。

然而,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和其他自动化技术发展,对就业的影响不仅只是发达国家。《工作2.0时代的技术》研究报告显示,尼泊尔、柬埔寨、中国、孟加拉国和危地马拉等国家面临最严重的“过早去工业化”风险。该报告得出结论认为,埃塞俄比亚85%的工作岗位面临被剥夺的危险,中国和印度面临自动化“高度风险”的工作岗位比例分别为77%69%,远远高于发达国家。该报告的研究主任表示:尽管发展中国家可能比富裕国家更晚感受到自动化的全面冲击,“但在那些消费者需求非常低和社会保障网络不健全的国家,这种冲击可能具有更大的破坏效果。”

那么,哪些行业将受到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影响呢?英国牛津大学马丁学院的专家在2013年最早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建立了评估不同行业人员受人工智能等技术影响的方法。他们对美国702个职业被自动化取代的风险进行研究,给出可能被取代的概率:电话销售员、保税代理人、保险鉴定及车辆定损人员、裁判和其他赛事官员、房地产经纪人以及秘书和行政助手等被自动化取代的概率最高,大于96%,而从事创造性、社会性以及感知和操纵技能要求高的职业,如首席执行官、计算机系统分析师、人力资源管理者、心理学家、内科医生以及与精神健康相关的社会工作者等,最不容易受到自动化取代。《工作2.0时代的技术》认为,在交通和物流行业工作人员以及办公室和行政助理文员最容易受自动化影响失去工作。不仅低技能工作容易被自动化取代,而且他们也强调一些知识工作也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进步而被取代。也就是一些人说的白领失业会越来越多地出现。

从上面的这些调查和研究结果看,人工智能技术对未来就业冲击短期不是特别大,但对一些行业会很大,尤其是长期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那么,该怎样应对机器人等自动化技术对就业的冲击呢?这个问题在1930年,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约翰·凯恩斯(John Keynes)就思考过,他在《我们子孙后代的经济可能性》中预言,到21世纪初大部分人只要每周工作15小时就能生产出足以让他维持优越生活的东西了,剩下的则是休闲时间。前几年英国的智库新经济学基金会建议每周工作21小时,每天工作4.2小时。缩短工作时间,按照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如果只享受凯恩斯年代的物质生活,人类早就不用每天工作78小时了。

但是,达沃斯报告等给出的建议却更多是怎样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来适应新工业革命的要求。这就要求各个国家都要认真思考,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时代,该怎样对教育系统进行改革,教给学生最不容易被自动化技术替代的创造性思维和不断自我提升素质的能力;企业则要通过更为灵活和合理的工作安排,让员工具有不同的技能,并创造不断学习的机会和环境;个人则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始终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让自己的知识和本领不落后于时代;特别重要的是政府要积极主动研究各种技术对就业、教育和社会的影响,并通过各种政策和法律,把人工智能等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机器人等人工智能技术正在不可阻挡地影响世界,个人、企业、社会和政府必须行动起来,为未来的影响做好准备,否则,受到失业冲击的人会越来越多,社会的矛盾会越来越大!

《环球时报》2016年3月14日



世纪人机大战:李世石 VS AlphaGo
https://m.sciencenet.cn/blog-616140-962483.html

上一篇:又见迎春花
下一篇:第四次工业革命将怎样改变世界?

9 田云川 张南希 王毅翔 王军礼 薛宇 褚昭明 闫钟峰 jiareng yangb919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6 08: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