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瑞基金会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wmf

博文

延续——胡家志(第四届吴瑞奖获奖者)

已有 7388 次阅读 2013-6-30 13:21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学者| DNA测序, 北京大学, CUSBEA, 吴瑞奖学金, 吴瑞四期

获得吴瑞奖学金已近一年,而毕业和出国也发生在获奖之后的这段时间里。这是让人觉得幸福的事情;而让人觉得不幸的事,则是顾孝诚先生的逝世。每次和同在波士顿的吴瑞奖学金获得者宋威、夏宏光和杨辉聚在一起的时候,总是要唏嘘一番。他们是吴瑞奖学金带给我的朋友,也是这一年里我认识的最为重要的几个朋友。在这里,我写下只言片语,当是获奖者的缅怀,或是继来者的参考。

在吴瑞奖学金之前,便已知道吴瑞先生了。很多人都知道因为DNA测序而获得诺贝尔奖的Sanger先生,可能并没有很多人知道吴瑞先生在Sanger之前就完成了第一条DNA序列的测定。因为一直从事DNA复制和修复的相关研究,所以我对发明引物延伸法来进行DNA测序的吴瑞先生很是熟悉。关于吴先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未能亲见以及亲耳聆听老先生的谆谆教导。

后来,当我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导师孔道春教授又给我详细讲述了CUSBEA。CUSBEA共往美国输送了422位优秀学子,其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后来都成为华人生物学界中的佼佼者,从而对现代生物科研界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再然后,就是认识了顾孝诚先生。顾先生是CUSBEA在国内的联系人,也曾担任北大生科院院长。在学院的电梯里遇见过很多次顾先生,尽管那时候顾先生的身体已经不好,她还是微笑着在短短的电梯里跟我说上几句勉励的话。

而我对吴瑞奖学金的了解,是在研究生班同学游富平获奖那年,那年吴瑞奖学金的颁奖典礼在北大举行。于是我特意去网上查询了一些资料,才知道这是吴瑞先生的学生和朋友为了纪念吴瑞先生而捐资建立的一个奖学金,以发现、帮助和提携新一代的生物科学研究者。可以说,吴瑞奖学金是当年CUSBEA的另一种方式的延续。

也许是年少气盛,我当时便想,我也应该是获奖者中的一个人。自然,不是为了那奖金,而是很当然的觉得吴瑞奖学金已经是生物学研究领域博士研究生奖项中的最高级别之一,它是一种标准,一种衡量自己是否具有卓越的科研能力的标准。过后的第二年,待自己的研究已经系统完成之后,我递上了申请书,心中忐忑。而面试之前,更加忐忑。那时候文章刚接收,杂志还不错。不过自己不仅没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反而觉得前路漫漫,仿若巨大冰山凿开了一个口子,你看到的是更大的世界,反觉得自己愈加渺小和不足。

面试就在我实验室斜对面的会议室进行。作为东道主,结识了几位当时一起面试的同学,其中姜小倩同学也获得了同期的吴瑞奖学金。面试之前还曾为英语还是中文而纠结,还在为面试的老师们会不会把自己问的体无完肤而操心,后来证明一切的担心都是多余。我记得面试我的有孙晓红老师、罗明老师、管俊林老师、昌增益老师和刘迎芳老师。几位老师很随和,没有要求面试者用英文,这样方便面试者对自己的研究侃侃而谈。在谈及以后的科研规划的时候,我说我要坚持做DNA相关的研究。我没有告诉老师们的是:DNA是吴瑞老先生曾为之奋斗过的方向,而我也很高兴能在这个方向上继续前进。后来又给自己加上一条:但愿自己的研究可以为像顾先生这样因为癌症而去世的人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乃至延长生命。科研无尽,而人的生命有尽,能解决多少问题我不知道,尽力做下去就是。在我之后,肯定还会有更多的人进入这个领域,继续无尽的征途。无论以后我的科研之路是光荣还是猥琐,至少我的科研梦想是光亮而美好的,这得益于吴瑞奖学金给了我一个认真思考的机会。也正是因为这样,之后毫不犹豫的申请出国做博士后研究,放弃了某投行的邀请。

很幸运,后来自己成为了一位吴瑞奖学金获得者。可惜当时为申请出国的事情忙得焦头烂额,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庆祝。获奖那年的颁奖典礼在浙江大学举行,因为才到美国,又遇上美国这边签证联系单位变更的麻烦事,所以没能参加颁奖典礼,很是遗憾。

后来借孙晓红老师到波士顿开会的机缘,我们四个在波士顿的历届吴瑞奖学金获得者聚在了一起。孙老师告诉我们,当年他们CUSBEA中的一群同学和朋友是在波士顿相识并开始一段至今的友谊。自那次之后,我们四个会偶尔聚会,谈笑宴宴,指点江山。我们经常谈及的一句话就是,吴瑞奖学金是一个纽带,将我们绑在一起,这是我们一生的友谊的开始,如当年孙老师他们一样。我们在波士顿这边都不错,没有给吴瑞奖学金获得者抹黑!宋威师兄作为哈佛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的现任主席,为中美之间的科学交流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夏宏光在袁钧英教授的实验室继续从事化合物药物方面的研究,在该方面造诣颇深;杨辉更是需要重点介绍一下,不仅在国内有作出了极其优秀的工作,到这边仅仅三个月就在《细胞》杂志上发表文章一篇,开创了一个记录。

 

从左到右,依次为笔者本人(第四届吴瑞奖学金获得者),第四届吴瑞奖学金获得者杨辉,第二届吴瑞奖学金获得者宋威,第三届吴瑞奖学金获得者夏宏光。

也许是因为我自己一直做跟DNA相关的研究,所以对于这种包括科学在内的传递和延续特别敏感。当年吴瑞先生不遗余力的推动CUSBEA;后来他的学生和朋友又设立吴瑞奖学金,都是为了科学在华人中的延续、流传和壮大。所以,我才以“延续”为题。不过我也在想,作为新一代的青年科学家,我们应该做点什么,怎么做?也许每一个吴瑞奖学金获得者和申请者都应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后记:每个人看吴瑞奖学金肯定都不一样,或许有些人仅仅把它当作一个彰显自己的奖项而已,获奖了就获奖了,仅此而已。不能说这样不对,只能说这样会错过很多精彩。吴瑞奖学金是一把钥匙,打开门之后,你会发现一大群志同道合的人,而其中很多人可能是你一生的挚友。科研的路,单调枯燥苦闷不会少,有一批志同道合的人走在一起,总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情。

 

胡家志

Boston

 



https://m.sciencenet.cn/blog-655618-703982.html

上一篇:我和吴瑞奖学金的故事--雷凯 (第二届吴瑞奖学金获得者)
下一篇:2013年度吴瑞奖学金初选入围名单

3 罗德海 王传超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04: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