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刘江琳晴天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w373737 制造服务工程研究

博文

国土部终于做了件好事,可能无地可卖了

已有 2808 次阅读 2012-6-8 08:30 |个人分类:政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卖地

中新网6月7日电 “一年未动工开发即属闲置土地。”国土资源部今日在其官网发布了2012年5月22日修订通过的《闲置土地处置办法》,再次明确了闲置土地的定义。与此同时,对于闲置土地的处理,未动工开发满一年的按照土地出让或者划拨价款的百分之二十征缴土地闲置费, 未动工开发满两年的则将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该办法将从7月1日起正式施行。

  根据办法规定,闲置土地是指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超过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有偿使用合同或者划拨决定书约定、规定的动工开发日期满一年未动工开发的国有建设用地。

  已动工开发但开发建设用地面积占应动工开发建设用地总面积不足三分之一或者已投资额占总投资额不足百分之二十五,中止开发建设满一年的国有建设用地,也可以认定为闲置土地。

  我国房地产虽然已发展多年,但绝大部分开发商的盈利模式依然是依赖土地升值,相比之下依靠产品差异化获得的利润回报并不高,所以在各级城市中,特别是二线以下城市,捂地现象非常普遍。与此同时,也存在很多土地延长开发周期,甚至动辄5年以上的开发周期,在事实上起到了捂盘的效果。

  以北京通州为例,很多项目从2005年开始销售,但是到目前依然有未开发完项目。不过,这些开发商今后可要当心政策风险了。

  根据办法规定,未动工开发满一年的,由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向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下达《征缴土地闲置费决定书》,按照土地出让或者划拨价款的百分之二十征缴土地闲置费。土地闲置费不得列入生产成本;

  未动工开发满两年的,由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七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后,向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下达《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决定书》,无偿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闲置土地设有抵押权的,同时抄送相关土地抵押权人。(中新网房产频道)

 

5月土地出让金创近3年新低 土地与住宅冷热不均 2012年06月08日 08:41:35
来源: 京华时报
  5月土地出让金创下近3年新低。与此相反,商品住宅成交量则显著反弹,创下近16个月新高,反弹力度强于今年3月。

  报告显示,本月10个典型城市土地成交建筑面积处于近三年来低位,同时土地出让金收入为131亿元,环比下降41%,同比下降50%。事实上从2010年12月土地出让收入达到近5年来最高值后,开始进入波浪式下行通道,至今已经连续同比负增长长达9个月,本月更是创下近3年来新低。

  与此同时,5月成交量却再次创下新高。报告显示,今年5月,10个典型城市的商品住宅成交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创下近16个月的新高,成交面积为668万平方米,环比4月上涨29%,同比增长15%,已经连续3个月同比正增长。

  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整体增长明显,也创下近16个月新高,成交面积为331万平方米,环比上涨40%,同比大幅增长了20%,其中以北京和深圳同比增幅最为显著,分别为47%和41%。上海是唯一出现同比负增长的一线城市,下降2%,但仍然创下近12个月的新高,较2011年处于较高水平。

  根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今年北京入市的项目共有68个,总供应量为15526套,截至目前,包括5月底入市的项目外,仍有15个项目尚未显示签约。整体签约率为29.4%;去年同期,入市的49个项目中,只有5月底的5个未显示成交,整体签约率达到47.9%。虽然整体差距明显,但近期有部分项目显示热销。新入市项目中,目前有13个项目成交量超过百套。总成交量为3452套,占比达到76%。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吴晓君表示,土地市场持续遇冷,说明一方面在紧缩性房地产调控政策氛围下,房地产企业拿地意愿明显不足,另一方面开发商资金链紧张情况也并没有明显改善,对于土地竞标,开发商仍保持谨慎态度。5月成交量的上升,主要与积压的购房需求继续释放,加之5月房企促销力度加大,有效刺激了刚性需求的增长。

130城市土地出让金同比锐减 
2012年01月04日 10:01:52 
来源: 搜狐网 
 新华微博 

 

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信息中心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2月28日,全国130个城市土地出让金总额为18634.4亿元,同比减少13%。成交量减少和成交单价下降是住宅类用地出让金减少的主要原因。

土地出让金收入前十名的城市出让金累计达7764.3亿元,占130个城市总额的42%,这些城市主要是经济发达城市、沿海及省会城市。与2010年上榜城市土地出让金均同比大幅增加相比,2011年上榜城市多数同比减少。其中上海土地出让金1260亿元,同比减少16.7%;北京土地出让金1019.3亿元,同比减少37 .9%;大连土地出让金529 .1亿元,同比减少59.7%。

记者了解到,在持续了一年高压调控与监管措施下,2011年全国土地市场整体呈现低迷状态,以住宅类用地市场表现尤为明显。开发商存量高、资金链紧张,整体拿地热情不高,全国各大中心城市成交量、成交单价下跌,溢价率持续走低,各地缓拍、流拍现象屡见不鲜,土地市场进入名副其实的“寒冬期”。

2011年土地市场成交全年走势呈倒“V”型,尽管年底土地供应增加,但是四季度地块流拍、延期不断,成交萎靡,11、12月明显减少,降幅分别达48%、61%,成交量进入全年低谷。

在成交萎靡的同时,土地成交价格也呈现回落态势。2011年全国130个城市土地成交楼面均价1061元/平方米,同比下跌16%;其中住宅类用地1473元/平方米,同比下跌12%。

对于土地市场冷清的原因,北京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分析说,一方面,新房销售受阻,库存大涨,已经出让的土地频频延迟开工已成为房产商无奈的选择;另一方面,资金压力较大,目前开发商能够利用的大部分融资渠道几乎都已被政策堵死,全行业已经入冬,在这种情况下,现金为王,使得土地市场愈发冷清;此外,土地价格并未明显降低、政策预期依然趋紧也是造成全国土地市场趋冷的原因之一。

中国指数研究院认为,在严峻的市场环境及政策环境下,即使政府加大土地供应,也难以激起开发商拿地的热情,土地市场的复苏有待时日。记者 李佳鹏 北京报道来源经济参考报)

 



https://m.sciencenet.cn/blog-66153-579824.html

上一篇:愚蠢的政治老师
下一篇:奥运女羽比赛的辩证看

2 吕喆 李宇斌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5: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