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ihaoyu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aihaoyuan

博文

翻译" A photothermoelectric effect in graphene"

已有 7955 次阅读 2012-5-16 16:18 |个人分类:石墨烯|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文章, 翻译

年纪大了,很多文章只能逐句逐句的读才能看懂,这样,还不如翻译出来,也好慢慢嚼碎咽下。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的原文出自"A photothermoelectric effect in graphene" (Science 334 (2011) 610)

在高中课程中,我们通常会学到热电偶(thermocouples)的知识。热电偶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两种不同的金属线,如上图中的红线和绿线所示,它们的一端连接在一起,称为热端,另外一端被置于一个等温的区域,称为冷端。当热端和冷端存在温度差异时,在冷端的两个端点bc,会产生电压差。那么,如果这两端金属线为同一种金属,是否还能在bc两端测量到电压呢?在高中考试时,答“是”的话,会很丢脸。然而,文献【[1]】尝试挑战这一常识。他在同一种材料的一个结处加热,并在材料两端测量到一个电压差。这种材料就是石墨烯。那么,这是否意味着石墨烯打破了我们在高中物理课本学到的物理定律呢?我们来仔细看看,这是怎么一回事。

在微观上,热电偶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当电子在金属中移动时,他们一方面带着电荷,一方面带着能量。前者与电流的形成有关,后者与热流的传输有关。电流的大小由从源端传输至漏端的总的电荷数决定;而热流的传输除了与电荷数有关外,还与电子的能级分布有关。由于电流和热流具有相同的物理本源,即电子在金属中的运动,所以二者是密切相关的。表现之一是Wiedemann-Franz(维德曼夫兰兹)定律(在相同温度下,不同金属的热导率K和电导率σ的比值基本相同【[2]】)。另一个表现是热电效应:在一个样品两端施加温差,会在样品两端产生电压差,其微观上的解释是,温差引起热流的传输,而热流的传输主要由电子来完成,因此,也会伴随着电流的产生,从而在两端产生电流。而电压与温差的比值,被称为热电系数,或者Seebeck系数。这一系数与材料有关。那么,如图1所示,如果两种金属的耦合点被加热,则在金属的另一端会产生电压差,由于金属的Seebeck系数不同,则在bc两端产生电压差。同样可以获知,如果是同一种金属的话,bc两端的电压差应该为0

文献【1】的核心思想是把一个单层石墨烯的两个区域处于不同的状态,从而使得这两个区域的石墨烯具有不同的Seebeck系数。这是有可能的,因为石墨烯中的电子密度可以被外加的栅极电场所强烈改变。不同极性的栅极电场可以排斥或者吸引石墨烯层中的电子。这种现象在普通金属中并不能被观察到,因为外部电场只能穿透金属的表面几个原子的长度,而电流和热流主要由金属中的体电荷所传导。

而石墨烯则不同,它只有一个原子层厚度,因此可以允许巨大的场效应。这一现象已由7年前的先锋工作所验证(【[3]】)。通过调节栅极电压,我们可以成数量级的改变石墨烯的导电率。凭借Mott关系,电导率的改变,意味着Seebeck系数的改变,这一现象已被实验证实【[4]】。在室温,Seebeck系数的约为几十ueV/K,至少是传统金属结的十倍以上,与热电偶常用的合金数量级接近。除了数值较大外,最显著的优点是石墨烯的Seebeck系数可被外界电场所改变。

因此,在文献【1】中,使用2个栅极电极的组合,使得石墨烯薄层的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电子密度,从而具有不同的Seebeck系数。这个不同区域的连接点被一个激光光束所加热,从而引起样品两端的电压产生。实际上,这与光伏效应的定义非常吻合,那么,问题是这个器件是光伏器件还是热电偶呢?对于普通的光电二极管,光照射在半导体的PN节上,激发出电子和空穴。PN结的内生电场将电子和空穴吸引至PN结两端,从而产生电压。那么,文献【1】中的电压形成机理是如何的呢?针对位于单层和双层石墨烯间的结,一个类似的问题被提出【5】。以上提到的两种机制会引起不同极性的电压。在文献【1】的双栅极单层石墨烯器件中,场引起的载流子分离会导致在V1-V2关系图中不同极性的光伏电压区域,取决于哪个区域具有更高的电子密度。这两个区域可以被一条等电子密度线所分割开。相反的,热电机制会在V1-V2平面上引起奇特的6倍光伏图形【6】,这一现象已被文献【1】观察到。

设计高效的光电子器件需要了解光伏效应产生的主要机理。文献【1通过验证石墨烯的光热电效应产生机制,并演示了它的外部控制可能性,为石墨烯光电子学的研究铺平道路。


 

[1] Gabor, N. M., J. C. Song, et al. (2011). "Hot carrier-assisted intrinsic photoresponse in graphene." Science 334(6056): 648-652.

[2] http://en.wikipedia.org/wiki/Wiedemann%E2%80%93Franz_law

[3] Novoselov, K. S., A. K. Geim, et al. (2004). "Electric field effect in atomically thin carbon films." Science 306(5696): 666-669.

[4] Y. M. Zuev, W. Chang, and P. Kim, Phys. Rev. Lett. 102, 096807 (2009).

[5] X. Xu, N. M. Gabor, J. S. Alden, A. M. van der Zande, and P. L. McEuen, Nano Letters 10, 562–566 (2010).

[6] J. C. W. Song, M. S. Rudner, C. M. Mar-cus, and L. S. Levitov, Nano Lett. articles ASAP, dx.doi.org/10.1021/nl202318u.



https://m.sciencenet.cn/blog-663903-571627.html


下一篇:Science发论文,说难也不难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10: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