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飞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eiyou 电子工程,IEEE Spectrum Follower

博文

[译转]低成本基因测序的新希望

已有 5645 次阅读 2011-12-24 09:19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关键词:学者| 基因测序, 纳米孔

Nanotransistor Boosts Sensitivity of Gene Sequencer
From: http://spectrum.ieee.org/biomedical/diagnostics/nanotransistor-boosts-sensitivity-of-gene-sequencer
Ref: http://www.nature.com/nnano/journal/vaop/ncurrent/full/nnano.2011.217.html
如果对任意生物体的基因测序成本可以降低到$1000以下,这将对医疗健康产业起到巨大影响,医生可以根据每个人的不同基因安排特定的治疗模式。其中,‘Nanopore sequencing’(纳米孔测序)就是极富竞争力的技术。

Nanopore sequencing的基本原理可描述为:
基本装置:固态薄膜上开有小尺寸的空洞,这个空洞仅容许单个的DNA链通过,薄膜浸泡在盐液中,施加一定的电场,离子和DNA链将会被迫通过该纳米孔,当纳米孔中有DNA链通过时,离子所形成的电流将会改变,DNA的四种不同核酸A、T、G、C通过纳米孔对电流的改变并不相同,通过测量该电流的变化即可翻译为基因序列。然而,这种电流的改变却是非常微小的,在pA量级,对这种微弱信号的检测非常困难,会淹没在噪声之中。另外一方面,DNA链通过纳米孔的速度较快,如果采样速率比较低,那么在时域中不可分辨,也许时域混叠也是不可避免的。仅靠降低DNA链通过的速率并不是完美的解决方案。

哈弗的团队Charles Lieber’s laboratory的一部分,最近提出了一种新的测量DNA链通过纳米孔的测序方案。该方案可以极大的改善电流变化的量级,并提高测量速度,使得低成本的基因测序变得可以接近。其成果已发表在本月的Nature Nanotechnology在线版。

哈弗团队的基本测量原理可描述为:
基本装置:采样纳米管制作的场效应管芯片作为测量载体,放置在SiN制成的薄膜之上,纳米孔贯穿场效应管芯片和SiN薄膜。该装置两边都配置一装有不同浓度NaCl溶液的液体,在浓度差的控制下,离子会形成扩散并携带DNA链通过纳米孔。该装置并不想普通的Nanopore sequencing去测量非常微小的离子电流的改变,而是转而测量FET沟道阻抗的变化。当DNA链通过该纳米孔时,沟道阻抗会产生于核酸对应的阻抗变化,这种变化被FET的漏源电压转换成电流变化,经实测发现,该电流变化的量级可以达到几十上百nA量级。且其测量采样速率在理论上可以达到数GHz,远远高于普通Nanopore sequencing测量的几十KHz的速度,低成本、快速测量的优势明显。

附图:来源Nature Nanotechnology在线版,
http://www.nature.com/nnano/journal/vaop/ncurrent/full/nnano.2011.217.html
Figure 1: Nanowire–nanopore transistor.
Nanowire-nanopore transistor.
Figure 2: Single-channel nanowire–nanopore FET detection of DNA translocation.




https://m.sciencenet.cn/blog-667957-521497.html

上一篇:[译转]有机半导体晶体管-Strain Speeds Organic Transistor
下一篇:[译转]美国海军开始通过气球和潜艇施放无人机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1: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