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生
努力做一个阳光,快乐的退休老人 精选
2021-1-11 08:10
阅读:7994

努力做一个阳光,快乐的退休老人

在学校“离退休工作暨关工委工作会议” 发言

(2021年1月6日上午)

 

尊敬的各位离退休老同志,各位领导,大家上午好!

我是来自地空学院的退休教师刘庆生。周一接到老干处短信通知要我参加今天的会议并发言。我请示,发言说点什么好呢?领导答复:谈谈“学校发展建设和关心下一代工作”。我遵命准备,想就这两方面谈一点自己的粗浅认识。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一个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我响应政府号召呆在家里闭门不出2个多月。然而,我利用这个难得的万籁俱静的校园环境,完成了两部作品。一部是我自己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我的大学工作生活影像集”,这部作品时间跨度自1970至2020年。它用画面记录了半个世纪来我与同事、学生和朋友交往的芳华岁月。另一部是我参与完成的“一颗红心,七彩人生-北京地质学院61652班毕业50周年纪念画册”。这部作品时间跨度自1965至2019年。这部传世作品中许多精美图片再现了我们全班同学及家庭50多年交往的温馨场景,给我们的晚年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两部作品记录了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在学校学习、工作、生活及和大学同学交往的许多难以忘怀的珍贵场景和有趣往事。

此外,我还将于今年下半年出版我的“科教人生文集”。这部文集收录了退休后在科学网的博客上发布的360多篇文章中精选的210篇,约50万字。三部作品是我几十年来参与大学教育、科学研究与社会生活的一点感悟。它加深了我对学校的深厚感情和母校情结。在完成这些作品过程中,我思考了一点现代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问题。

为此,我对学校发展建设提一条建议,供领导们参考。这条建议的表述是:“重视平衡学校教师的身心健康与聘期考核科学评价之间关系昨天科学网发布了5位教授辩论“威海职业学院”岗位竞聘中“打破教授终身制”话题。辩论主题为:打破教授终身制是激励还是威胁?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辩题。双方观点有特色,似乎都有道理,难分伯仲。此外,学校多位青年教师当面或通过微信向我诉说他们当下的苦衷和烦恼。他们由于种种原因,例如去年的疫情影响,导致他们发表论文方面不给力,没有达到考核标准,内心很焦虑。然而,面对他们的发问,我首先“拷问”:你们是否勤奋刻苦努力?是否工作日基本上在办公室工作?工作期间是否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科研上?还是花费过多时间用于非学业方面,例如看抖音,看博客,看微信,看八卦消息等。如果是前者还情有可原。当然,我忠告那些年轻人,需要有耐心和足够的心理准备接受学校聘期考核。

然而,我建议,作为学校管理层,尤其我们的学校领导需要大气一点,豁达一点,需要一点智慧和情怀。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考核要从长计议,要有耐心善待那些“潜力股人才”。只有这样长期坚持下去,我们的教师队伍中就一定会产生一些“不用扬鞭自奋起”,“十年磨一剑”的高端人才,为学校高质量的教学和科技创新做出贡献。正如一位日本的大学校长说的:“你可以失败, 你可以在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研究之后,仍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但是你只要在这个过程当中努力了,在大学里面就会得到公正的评价”我自己在职经历及我的一些知名中年教授朋友的成长过程就体现了学校长期以来拥有的人文关怀。我在去年学校“荣休典礼暖场视频”中说:我们的学校应当拥有浓厚的人文情怀,让我们那些为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呕心沥血的教师和职员成为学校一道亮丽风景和学生的榜样。这个建议,我在学校“办学思想大讨论”的退休人员座谈会上发言中谈过,同时还在“我谈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一点认识”文章中进行了详细阐述。

谈到关工委工作,我就很惭愧了。我没有主动协助学校关工委做过什么相关事情,却经常得到关工委的义务宣传。他们常常通过工作简报转载有关单位对我社会公益报告的宣传报道。至于我自己退休后做的一点“老有所为”事情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己“快乐,充实的退休生活”。“老有所为”活动只是满足我快乐退休生活的手段,因此,不值得表扬。在此我不妨向各位老年朋友简要汇报一下这些年来我的“老有所为”活动,供大家参考。

我退休后从事“老有所为活动”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属于在职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延续。我于退休两年后继续申请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我们学校一位退休教授以86岁高龄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同时我还主持和参与其它多个项目。这些科研项目为我继续产出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成果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并结出了丰硕果实。我合作发表专业学术成果论文至2020年底。我退休后服务大学本科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活动是2016年下半年受聘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年资教师”岗位教授,为他们2014级本科生主讲“地球物理学”课程和适量的教学督导工作。我的文章“在中山大学发挥余热”记述了这次很有意义的教学活动。这篇文章曾经在中山大学官网发布。

我的老有所为的第二类工作属于“传道与解惑”。随着科研工作量逐渐减少,我将老有所为活动重点转到“传道”方面,这方面工作似乎与关工委工作有点关系。退休后我在承担学校教学督导和李四光学院地球科学菁英班的学务指导和班主任同时,结合自己多年的大学教学、科研经历以及参观学习欧美多所世界著名大学治学特色的体会撰写文章,在科学网这个全球华人科学社区发布。迄今发布文章360多篇,累计70多万字。文章内容主要涉及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科学普及和社会生活。一些博文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一些了解地球科学知识和某些社会热点认识的资讯。其中一些文章在中国科学报,科技导报,今日科苑,金融博览等公开媒体发表。还有一些文章被诸多科学公众号转载,例如2013年在中国科学报转载的科普文章“也谈天然地震”,被我们的老校长赵鹏大院士在他的微博上推荐:“中国科学报5月6日第六版发表了地大(武汉)刘庆生教授的文章,通俗地说明了地震预报之惑”。

此外,基于数十年来我的大学学习工作生活经历,总结提出了多个与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相关的社会公益报告。其中有:面向大学本科新生的“我谈大学生活”,面向科研人员的“做自己的科学研究”和“如何撰写一份优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面向研究生的“研究生学习-人生最重要的选择”,面向大学教师的“大学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和高等教育研究人员的“大学教育中几个问题的思考”等。这些报告分别在校内外报告40多场,其中校外单位10多场(9所大学和5个研究所)。这些“老有所为”活动,让我的退休生活过的阳光,充实,有滋有味有意义。

最后,祝愿我们的离退休老同志身体健康,家庭幸福,生活愉快!祝愿全校师生员工在新的一年里幸福,快乐! 谢谢大家!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刘庆生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m.sciencenet.cn/blog-673617-1266643.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32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2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