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qs32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qs321

博文

听报告的学问 精选

已有 6436 次阅读 2012-11-21 07:4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前几天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协会(SEG)一位工程地球物理专家来我们院讲学。那是SEG为世界勘探地球物理界技术服务的一项公益举措。我看到我办公室外屋一位从事电磁法教授的5名研究生(3名博士和2名硕士研究生)没有一位去听。我问他/她们,本来国外地球物理专家来院里访问者就不多,为什么不去听呢?研究生们没有明确回答我。当然我可以准确猜测他们的意思。他们一定认为,主讲者不是电磁法方面的专家,而是讲浅层地震方法及其应用内容。其实这些学生中就有从事综合地球物理应用研究方向,其中将来很可能从事工程地球物理应用,是需要学习和掌握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和技术。这样的学术报告对他们无论是提高地球物理专业英语听力及扩大地球物理方法技术应用都非常适合。我从以前参加国内相关会议上发现,持这种想法的研究生和青年人不在少数,这个现象引出我写这篇博文的动机,给年轻人谈谈听报告的体会。

一位比我年长几岁的朋友很多年前对我说,他当年(可能20多年前)在美国一个大学做访问学者时,他的导师(那时访问学者的时间为1-2年,一般学校会指派知名教授指导学术研究,这位教授曾任大学副校长)建议他有空经常去听学校各种类型的学术报告。导师特别强调说,他除了听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报告外,也要听那些看起来和自己专业有一定差别学者的报告。那位导师还说,尽管内容听不太懂,但听听英语表达(对于来自非英语国家学者尤其重要),了解一个学术报告内容组织,看看人家演讲风格也有好处,我听后很是感慨。其实,我在很多场合也表达过这种听报告的理念和忠告。现在,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交叉新兴学科层出不穷,要按过去传统理念去听学术报告(即通常选择和自己传统专业(学科)内容完全一致的学术报告),几乎听不到所谓“完全对路”的报告,或者就是一些简单应用案例介绍。以我们地球物理学科为例,它本身就是物理学、数学与地球科学于上世纪初交叉产生的新兴学科。我们国家早年地球物理学家中大多数是学习物理出身。近几十年来,随着地球物理学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尤其和其它学科交叉融合,又派生出许多新兴学科门类。地球物理学科涉及方法和应用,仅以应用领域为例就有:深部地球物理、能源地球物理(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煤田等)、固体矿产地球物理、核地球物理、工程地球物理、环境地球物理、军事地球物理等。所以有的学生和年轻老师还是按照旧的传统习俗选择学术报告,结果一年也听不到多少“对口”学术报告。

众所周知,作为一个研究生、大学年轻教师和研究人员参加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是你学术成长的重要途径。我们通过学术交流获得学科前沿发展最新信息(相对于阅读文献提前若干年);学会倾听、抓住要点、学会提问、锻炼反应能力;学会演讲:简洁、重点突出、关注听众、注意演讲风格,包括肢体语言应用等; 通过学术交流结识学术同行,建立学术人脉等。因此,可以说参加学术活动是一个科研人员进入国际学术圈子的重要途径,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听知识面较广的学术报告和阅读内容宽泛文献的理念相似。我们了解学科发展既要专深还要宽广。专深自然是指针对性强,对于具体研究很有帮助,但是如果我们能经常听一些知识面较宽的学术报告,对于扩大你的研究视野很有帮助。也许若干年后,当你打算扩大你的研究领域,或者选择新的研究方向,或者碰到一些研究难点时,你会想到以前不经意听过的一些扩大知识面的学术报告可能为你提供帮助。因为你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当科研做到一定层次后(以案例研究为主,Case study),要想做一点真正原创的科学研究,除了科学研究积累外,知识面至关重要。

以前在职时经常有学生来咨询上研究生的事情。我告诫一些要求推荐上北京大学等名牌大学的学生,去这些名校读研究生,除了利用学校的品牌效应外,还要特别注意经常听各种报告,尤其是国外名校教授们做的报告,只要能抽出时间就尽量去听。还有外国领导人来访的报告也要尽量去听。有的国外名教授报告内容很丰富,天南海北侃大山,对于增长知识,扩大视野很有帮助。据我所知,一所大学或研究机构的年学术报告量和访问学者量是衡量其学术名气及其影响力的重要标志。我看到儿子的一份材料说,美国MIT每年约有1700个国际访问学者和他们的家属来访(估计随行家属不多,主要为学者),他们来自85个国家。据说,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每年3000多场各类报告。只有名校及研究机构才能吸引这么多学者趋之若鹜展示才华。这些学者们认为,能到这些名校做报告,一方面是宣传自己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也可以听听这些学校高水平教授和学生的评价,这非常有利于报告者本身学术水平及其影响力的提高。今年暑假我主动要求到爱尔兰高等研究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做“关于大陆下地壳磁性结构研究”学术报告就是出于这种动机,受到他们所长Alan Jones教授热情邀请(因为我正在儿子哪儿休假)。据说,除了少数特殊牛人,在国外没有听说过给予报告者什么特殊待遇。因为,人家给你提供了一个免费展示成果的机会,你应该感谢才是。

 20121121早上



https://m.sciencenet.cn/blog-673617-634582.html

上一篇:一个廉洁的国家和政府
下一篇:年轻人究竟应该如何面对选择?

11 许培扬 陈钢 喻海良 Editage意得辑 曹聪 汪晓军 李成 刘钢 康路阳 吕振超 madrad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02: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