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江河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shiguo

博文

寓工于乐

已有 2764 次阅读 2022-5-2 00:32 |个人分类:人物|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列维特(Steven Levitt,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家)在最近一期播客中采访了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丹尼尔·吉尔伯特(Daniel Gilbert),题目是寓工于乐”(Turning Work into Play

吉尔伯特著有《哈佛幸福课》(Stumbling on Happiness)一书。


Freakonomics播客网站上有采访的文字记录:

https://freakonomics.com/podcast/turning-work-into-play


请谨慎阅读,尤其是播客末尾提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吉尔伯特10年前的一句戏言,让列维特反思自己的人生,并改变了他的个人生活。如果您不想承担个人生活被改变的风险,请跳过访谈末尾、“LEVITT: No, I’m not going to”开始的那四段对话。

本文不过多剧透,只是分享两则八卦人生:来源于二手资料,如果您发现错误,欢迎指正。

吉尔伯特在芝加哥长大,高中时贪玩辍学(1971年左右)做嬉皮士:跟一帮狐朋狗友搞了辆废弃的老旧校车,将其改造成一个魔法战舰(magical starship)——把座位去掉后装上双层床和烧木头的火炉,然后开着它在美国到处流浪。

大概一年后,吉尔伯特浪到了科罗拉多州丹佛市,遇到一位写科幻小说的女生。他为了追她做女朋友,决定也写科幻小说。为了更好地写作,他想参加一个写作小组,为此去一个社区大学听一门写作课。不巧的是,写作课已经停了。

那个社区大学很偏,吉尔伯特不想长途跋涉后无功而返,就问排课的小秘,当天下午还有什么课可以听。小秘说《心理学概论》课还有位置。吉尔伯特觉得心理学应该有助于写作,于是决定去试试。这竟然成为吉尔伯特人生方向的一个转折点,余下的就是多米诺骨牌效应了。

吉尔伯特对心理学发生了兴趣,听了更多的心理学课,最后觉得如果要继续学习的话,需要去真正的大学读书、取得学位(那时候还没有现在丰富的网络资源)。因为没有高中文凭,他参加了“高中同等学力证书考试”(General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Test),然后申请到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读书,于1981年取得本科文凭。吉尔伯特在大学读得还不错,对心理学的兴趣更浓了,得知如果还想在大学里学心理学的话,就要读博士了。 

按理说,吉尔伯特的情况很难让他申请到好的大学读研究生。但是他GREGraduate Record Examinations,研究生入学考试)考得好,又在主要科幻杂志上发表过小说,精心包装了申请文书,最后成功申请到了普林斯顿大学,并于1985年取得博士学位。1985-1996在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工作了11年后,跳槽到哈佛大学工作至今。

吉尔伯特在普林斯顿大学的校友、2021年获得经济学炸药奖的以色列后裔乔舒亚·安格里斯特(Joshua Angrist)也有一段传奇经历。

安格里斯特在匹兹堡长大,青少年时期厌学,想早点工作。他发现高中毕业的要求很低,于是匆忙修完功课,会考结束拿到毕业证就进入了社会,没有读最后一年高中,也没有参加高考。

安氏干了一段时间的餐馆服务生、电话劝购员、野营辅导员之类的杂活,觉得那样下去没有前途。他看到很多按时毕业的同学去大学读书,也想上大学。于是又去报名参加了高考(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SAT),居然取得不错的成绩。安氏有一定的写作天分(他写过短篇小说),把自己的经历精心包装一番后,于1978年申请到了欧柏林学院(Oberlin College)——在俄亥俄州北部小镇欧柏林,是一所约有两百年历史的小型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毕业生中有几位拿过炸药奖,一些民国人物如孔祥熙、蒋廷黻、梅贻宝(梅贻琦之弟,做过燕京大学代校长)、黄自(黄炎培之侄,音乐教育家)等人也在那里读过书。

1969年瑞典中央银行开始颁发经济学炸药奖后,经济学逐渐成为显学。安氏1978年读大学时经济学已经非常热门,他学得很好,进入了荣誉课程(Honors Program)培养体系(类似北大的元培计划?)。安氏大四毕业论文做的关于经济学中的样本选择偏差问题,欧柏林学院那一年请的校外评审专家是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家奥利·阿什费尔特(Orley Ashenfelter)。阿氏对安氏印象深刻,对他说:如果想读研究生的话,可以去普林斯顿。

1982年大学毕业后,安氏并没有去普林斯顿读研究生,而是跟好友一起去了以色列的希伯来大学(安氏母亲在以色列有很多亲戚)。安氏的希伯来语不好,所以读书很吃力,于是决定退学参军,想加入以色列国籍。当时以色列正深陷黎巴嫩战争泥沼,当了两年伞兵的安氏(所幸没有阵亡),又想回美国读书了。

1985年,安氏打电话问阿氏三年前发的录取信(offer)是否还有效。阿氏说,当然有效,秋天就可以来读书。安氏说,我还在为学费、生活费等发愁啊。阿氏说,这些你就不用担心了,我给你搞定。

安氏在普林斯顿开始的时候并不顺利,主要是数学太难了,第一年还需要课外辅导才跟得上。他非常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学习刻苦努力。1989年取得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哈佛大学、希伯来大学和麻省技校(MIT)。

过去三、四十年以来,美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发生了剧烈变化,像吉尔伯特和安格里斯特这样的学生,现在很难有机会进入普林斯顿这样的精英大学了。美国顶尖大学越来越像奢侈品,彼此之间还存在隐性的共谋——限制招生人数以保持精英地位。顶尖大学招生大规模扩招的,加州大学系统(University of California)算是一枝独秀,在过去半个世纪中新建了几个新的校区(最新的一个是2005年新建的默塞德分校,UC Merced),在保持教育质量的同时,加州大学系统招生人数在过去三十年中扩张了一倍。除此之外,也有一些美国好大学在世界各地开设分校以扩张规模的零星例子。

 

[] 列维特大儿子一岁时夭折,虽然他夫妻俩后来又生养了几名子女(包括领养的),他们可能一直没能真正从创伤中走出来。



https://m.sciencenet.cn/blog-674842-1336588.html

上一篇:变色龙
下一篇:一勺饮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15: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