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文化创作须从民间吸取营养

已有 2456 次阅读 2018-2-1 08:54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小时候,在大操场看电影之前,电影放映员总会播放一些很好听的乐曲,都是放的黑胶木唱片。每支曲子都不长,几分钟的时间,但都很好听。放的次数最多的是《花好月圆》,不知今天还有多少人听过这首曲子。再有就是一些广东音乐,如《饿马摇铃》、《旱天雷》等。还有的曲子如《步步高》、《喜洋洋》等,也是经常听到的。后来,在广播电台里再听的时候,就知道这种乐曲叫轻音乐。当时,听到轻音乐这个说法,自然而然就会想到,是不是还有一种“重音乐”?只是没人提到过,这个疑惑就一直在脑子里存放着。

现在觉得,那时候的音乐、歌曲都是太好听了。至今印象深刻,难以忘怀。包括雷振邦在几个电影里写的曲子,都是经典。无论是《五朵金花》,还是《冰山上的来客》,虽然民族风格不同,但旋律之优美,都是属一流的。而今天,似乎再也没有听到过优美的音乐了。现在有没有新创作的轻音乐我不知道,但听到所谓重金属音乐时,那种噪声、那种喑哑,根本就没有任何优美动听的感觉。

虽然不是很了解,但是知道,五六十年代的音乐工作者们,都是要到各地采风的。从民间搜集大量音乐素材,再进行二次创作。民歌的原生态未必都是最动听的,但经过二度创作的作品,就既有着原生态的韵味,又有着更为优美的旋律。说是赏心悦耳,是一点也不过分的。即使是其他类型的创作歌曲或者音乐,也都少不了从民间中吸取大量的营养,这才让这些歌曲和乐曲充满了激情、活力,也充满着让人喜爱的元素。

这些年来,不能说完全没有优秀的歌曲和乐曲,但是在数量是实在是太少了。创作的作品不少,有可能远远超过五六十年代,但是能称得上优秀的几乎没有。或者也有优秀的作品,却很少能被人听到,往往只在一个小众的范围内传播。这实在是太让人奇怪了。人们能够听到的都是怪诞与难听的东西,如果那种东西也能算得上音乐的话。

现在电视剧里配上的音乐多为那种旋律难听,节奏不稳定的东西,有的类似所谓蓝调。我听到的所谓蓝调,就像是一个五音不全的人在声嘶力竭地吼叫。真不知道这东西美在哪里。或许,蓝调的原生地是在国外,人家那儿有人家的风格,有人家的习惯。人家就是爱听,这也没什么可说的。可是把这东西一点不改地直接拿到国内来,让它成了不伦不类的东西,这根本就是在坑害中国老百姓的耳朵。

电台里的音乐频道,大多数也都是所谓流行歌曲。而这些流行歌曲到底在哪里流行,没人知道。北京广播电台上的音乐台,原来还有一些时间留给民族音乐与民族歌曲,现在情况如何,也不太了解了。因为实在没时间听。当然更重要的是每次一听都是噪音,只能放弃。电视台上,中央台的音乐频道也留有一段给民族歌曲的时段,只是节目制作上都有点马马虎虎,让人听不到真正优美的作品,那也只能让观众放弃算了。

说实话,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什么赚钱干什么,就是这种音乐节目存在的现状。毕竟文化体制与过去相比不同了。大家都要生存,还要惦记着发财。所以这样的情况存在相当一段时间也不奇怪。但是,在人们的温饱基本解决之后,应该会有人想着做一点真正喜欢的事情,愿意做一点不为钱所羁绊的事情。这样的时间一定会来到的。

可能也有人对于现在的音乐创作市场十分不满,结果在一些电视剧里配上一些国外的作品。如电视剧《潜伏》,片尾就把苏联卫国战争初期所创作的《神圣的战争》这首曲子拿过来,一个音符都不改地填上《深海》的词。当然,从版权时间上说,创作时间过了七十年,版权保护的时间可能都过去了,你再怎么用,也没人起诉你侵权了。这样的做法会给听众或者观众以耳目一新的感受,可是它毕竟不是自己真正创作出来的。这种作法用得多了,就会泛滥成灾了。也成了不可用的了。

所以,中国的作品要想留下中国的印迹,还是要在中国的民间文化中不断地吸取营养,才能有更长久的生命力和魅力。好的作品无一不是如此。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版》就是从俄罗斯民间音乐中吸取最初的旋律而改编而成的。斯美塔那的《伏尔塔瓦河》也不例外。美国的福斯特创作了很多优美的歌曲,也无一不是从民间和乡间吸收营养的。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具有极为广博而丰富的营养。中国的作曲家们或者音乐人们为什么会放着这么优秀与丰富的宝库而置之不理?这真是让人难以理解。

坚持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让中国文化在更大的范围内影响世界,从我们自己的文化宝库中汲取更多的养分是非常必要的。这个工作如果做得不好,做得不够,那么我们就拿不出更为优秀的成果来。这是我们的生命之源,生命之根,没有理由轻视它,更没有理由放弃它。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https://m.sciencenet.cn/blog-678176-1097919.html

上一篇:导师——老板?学生——马仔?
下一篇:学历出身

1 王安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3: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