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传统文化与今天

已有 2066 次阅读 2019-6-5 07:53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有学生问起传统文化的问题,问现在有那些古代的思想在影响我们的国家和生活。我答复说,这样的问题不是太容易回答。这也让我联想起最近一些地方,出现了身着汉服,口诵经典的现象。我也无法判断这样的现象到底会带来怎样的结果。

不过,有一点或许可以确定。今天社会生活与文化或者文明的关系,还是与现实存在的社会生产方式以及由这种生产方式所带来的观念有着更为直接的关系。传统的思想与观念对今天的现实肯定是有影响的,但这种影响不会是从古代直接跨越到今天的。它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并且与当代的现实相融合,才有可能对今天的现实产生影响。

例如,对于传统文化中的“仁”、“义”、“忠”、“孝”等观念,它们在古代的意义与作用,跟今天所谈及相关观念时,在人们头脑中的印象与影响,是有着很大不同的。同为“仁”,儒家思想是指统治者应该对于被统治者所怀有的亲和、友善、关怀等含义。儒家认为,统治者只有具备这样的情怀,才能真正治理好国家,才能真正地能统治好百姓。

儒家思想是如此,而统治者也往往以此来标榜自己。然而,在实际上,有多少古代的帝王会真正具有这种仁爱之心?似乎绝无仅有。所以观念上的东西,与实际上发生过的东西,是有着巨大差异的。今天我们谈到“仁”,或者“仁爱”,其实在很多方面也是模糊的。比如,在新中国初期,有人提出要施仁政。当然他们的出发点可能是好的,意思是不要加重老百姓的负担。可是,在那个时代,正值中国要开始进行工业化的建设,这个方面的资金在当时只能来自于农业方面的积累。所以农民的负担就不可能减轻很多。这时候看上去不那么“仁”的政策,其实正是为了增强中国的国力,是为了国家在根本上的强大。那这种被当时某些人看来不够“仁”的政策,其实正是最大的“仁政”。

所以,对事物的本质看法,不能只看观念上的,不能只看字面上的,更要看实际上的,看社会生产方式上的。看看这些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是不是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不是有利于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表面上的或者短期中的所谓“仁政”,却有可能从根本上伤害到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对于“忠”与“孝”,也有类似的情况。封建时代的“忠”,就是讲要忠于君主。所谓忠于国家,也还是要忠于君主。这是维护封建社会整体秩序的必要手段,也是一种必要观念,在那个年代,不忠不仅是缺点错误,而根本就是犯罪。不忠就是不可赦之罪。而今天,我们讲“忠”,主要就是要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这种忠更多的是出于自觉,出于本心。而且伴随着为绝大多数人民大众的奉献与牺牲精神。这样的忠,与中国革命紧密联系起来,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紧密地联系起来,与中华民族物崛起与伟大复兴结合了起来。虽然这样的观念可以追溯到两千年之前,但毕竟今天关于“忠”的观念与两千年前已经有了极大的不同。

两千年历史的演变,虽然导致原有观念所产生的巨大改变,但在形式上,今天的观念与两千年前的观念毕竟还有那么一点联系。这种文化观念的传承本身就在不断地结合不同时代的演变而持续流传。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一方面,时代的改变给社会和人们的观念都带来了很大的变化,而另一方面,这种观念的传承似乎又以一种独特的形式体现了某种固有的文化基因。

用过去教科书里的话说,这就是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可是这样的相对独立性为什么能够存在,这恐怕就是另一个需要研究的话题了。这应该算是民族的记忆,还是文明的记忆?不知道,说不清。

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这样的记忆是不会缺乏的,就是有人想忘记,那还有更多的人不会忘记。这样的现象很奇妙。尽管今天很多青年男女们对于性的观念已经发生了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很大的变化,但仍然会有一些人,其在观念上的传统属性依然是顽强而坚定的。过去被认为是对的,今天依然被认为是对的。过去被认为不是对的,今天依然被认为是不对的。这或许只是少数人的坚守,但也可以看到这种记忆的顽固性。

或许在现实中,本身就存在着历史的遗存。而这样的遗存必然在意识与观念中有所反映。如果是这样,那么在今天的观念中还能发现历史的痕迹就不奇怪了。而这样的痕迹会随着现实中类似的场景的出现还会得到强化。所以历史遗留下来的观念不是那么轻易被磨灭的。

对中华文明优秀部分的传承,可以通过很多种方式,关键也是要弄清楚这些优秀文明产生的条件与环境,以及它们在当时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另外,对于今天的现实社会,也要了解到这些优秀的古文明对今天可能产生的影响到底会起到怎样的作用。任何盲目的照搬与套用,可能都会适得其反。

公众号.jpg





https://m.sciencenet.cn/blog-678176-1183147.html

上一篇:对学生来信的回复
下一篇:对辩证法的若干思考

3 郑永军 王安良 杨金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9: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