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羊汤和羊油

已有 14125 次阅读 2014-2-22 04:53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看着燃气灶上两个大碗,心里直犯愁。一个碗里装的是炖羊肉后的羊汤,另一碗里是从羊汤里撇出来的羊油。犯愁的是不知道该拿这两个碗里的东西怎么办。

要是在过去,这算不上什么事,羊汤再用来炖菜,土豆、萝卜、白菜什么的,都行。羊油更好办了,用来烙饼,那是要多香有多香。可是今天情况不一样了。

小时候,我们家没人吃羊肉,我也不爱吃,嫌羊肉的膻气味太大。我读初中时,走读,天天从北大西墙外走过,快到北大西门时,北大西墙外马路的对面,有一户人家,养着一直老山羊,是公羊,犄角很长。印象最深的是不是它的犄角,而是它身上的膻味,大老远的,得有五十米开外,就能闻见那实在让人难以忍耐的膻味。有那爱吃羊肉的人说,羊肉越膻他们才越爱吃,不怎么膻的羊肉,他们反而不爱吃,觉得没有味道。我觉得,他们的先祖一定都是游牧民族的,他们的基因里就爱吃腥膻的羊肉。

长大以后,特别是娶了媳妇之后,媳妇也是爱吃羊肉的人,也是越膻越爱吃。我要一点都不吃,显得有点格格不入。虽然也能吃一点,但总感觉并不觉得有多鲜美,也并不喜欢吃。每次吃都有应付差事的感觉。再后来,感觉膻味越来越重,特别是包羊肉馅饺子。有时候我那老丈人专门往馅里放一大堆羊尾巴油,那味道就更受不了了。绵羊的尾巴肥厚,可是味道更膻,有人就特别爱吃。可是我根本就受不了,所以后来就再也不想吃羊肉馅了,连羊肉也给戒了。

不过,在年轻时,还是爱吃羊蝎子的。羊蝎子,即羊的腔骨脊椎。那个样子比猪的腔骨脊柱更像蝎子。靠近骨头的羊肉,似乎没有什么膻味。那时候,羊蝎子也便宜,一毛五分一斤。一买就炖一大锅,吃起来很过瘾。当时在工厂里,我跟一起干活的同学说起羊蝎子,他们似乎没有听说过,有个同学还说,是一种外国的“五毒”吗?他给听成“洋蝎子”了。若干年后,羊蝎子在各个餐馆火了起来,我倒没有再去吃,觉得太贵而不值。而且,炖完羊蝎子后的羊汤,汤里的羊油由于凝固点比较高,很快就结成一层油膜。油膜也比较硬,很容易捞出来。我们就用这油做成羊油饼,也格外鲜美。在国外时,我也常买来羊蝎子炖汤,剩下的羊油来烙饼。结果,同一个House里的其他中国同学受不了这个气味。我也很愧疚,但还是忍受不住烙饼香味的诱惑。等我要回国的时候,还请这些同学夫妻一起吃饭,我做了一个爆羊肉,没明说是什么肉,等吃完后问他们,知道吃的是什么肉吗?他们都以为是猪肉。我这才告诉他们是羊肉。爆羊肉要放很多葱,能去膻味。不过,我发现,羊肉虽膻,但羊油特别是羊蝎子熬汤后的羊油,没有什么膻味,用这种油来烙饼,有种甜丝丝的味道。烙这种羊油饼,跟烙家常饼一样,擀出好几层,每层都放点油,烙的时候,饼铛里也放一点油,那味道那叫一个香,没治了。

这次我在家里面对的两大碗羊汤羊油,是一个亲戚在春节前送来的羊肉炖后留下的。要在过去,这点事就不算个事,很好处理。这次羊肉是带着骨头的,所以炖完后,也没有什么膻味,所以乍着胆子尝了尝,咦,味道还行,挺鲜而不膻,就吃了两口。可是剩下这一碗羊汤、一碗羊油,就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要说烙羊油饼,我做的还是挺好吃的。可是到了现在这岁数,这脂肪是要严格控制的,再怎么好吃,也不能拿自己的健康不当回事,所以看着那一大碗羊油,也下不了决心烙这个羊油饼。这一晃就好几天过去了。放了那么多天,这油也不能用了,早晚都得扔了倒掉。

要在过去,每人半斤油票的年月,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把这种动物油就这么倒掉的。特别是猪油。在平常百姓人家,那简直就算得上一宝了。我记得小时候,我的外婆做糯米面的小油饼,里面放上猪油和的糖馅,特别好吃。如果没有猪油,就不会有这么好吃。如果放在今天,再好吃也不敢吃。要大口地吞吃猪油,现在得有多大的胆量啊?可是过去,食用油少,不够吃,从猪的肥肉里榨出油来是对食油最好的补充。

中医说,冬天进食羊肉,是一种温补。我们这种普通老百姓,没那么讲究,有什么吃的就混两口,没有就拉倒。老百姓家就是有的就吃,没有就不吃,吃别的。夏天菜多,就专门吃那种上市最多的那些菜,便宜,也不耽误营养。冬天虽说也有鲜菜,但总觉得大棚里出来的,怎么也有反季节的色彩,所以吃得也少,尽可能吃大白菜、土豆、胡萝卜、象牙白(一种白萝卜)。偶然吃点小油菜。今年有点奇怪,没见着心里美水萝卜。不知道是因为种得少还是什么别的原因。

有一段时间,羊蝎子吃得比较多,结果再吃猪肉,觉得不是味,特别腥。只有过了一段时间,猪肉吃得多了,才不觉得有多腥了。我琢磨着,那些整天吃羊肉的民族,估计也吃不了猪肉,也可能受不了猪肉的那股子腥味。反正肉这种东西,总是有些气味的。有的人不喜欢这种气味,有的人不喜欢那种气味。反之,有人就喜欢吃有这种气味的肉,有人就喜欢吃有那种气味的肉。




https://m.sciencenet.cn/blog-678176-769661.html

上一篇:无所适从
下一篇: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是可以教育的还是不可以教育的?

3 刘立 马红孺 zhangcz07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3: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